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祖父是朱元璋》正文 第442章 接不接?(1)
三日后,定远县。



~~



咕噜咕噜。



一个汤汁翻滚的砂锅在炭炉上架着,冒着阵阵香气。



浑圆滑嫩的,是羊肉丸子。



晶莹剔透的,则是当季的冬瓜。



其间还隐隐有些红褐色的海米,在汤汁中若隐若现。



“啧....嘶.....”



定远知县胡濙吐着热气,用小勺蒯了汤汁放入口中。



“嗯!”



胡濙闭着眼,满意的自言自语,“咸淡刚好!”说着,从边上一个小碗中,捏了一点翠绿的香菜洒落其中。



顿时,又是另外一种香气,开始在室内荡漾。



哗啦啦!



温好的黄酒斟满,酒花激荡。



本是进士出身的胡濙,此刻却好似街头巷尾的俗人一般,敞着怀翘着脚,左手端酒右手夹肉,吃得不亦乐乎。



“嘶嘶嘶!呵呵呵!”



一口冬瓜入口,烫得他是次牙咧嘴,但眉眼之间却满是享受。



就这时,外边传来脚步。



胡濙头都不用回,就知道敢在他品尝美食时前来打扰的,必是自己的幕僚师爷无疑。



“大人好雅兴!”那师爷五十多岁,精明干练,大步进来未语先笑。



“不过是吃个羊肉,算什么雅兴!”胡濙笑笑,“来,坐!尝尝这砂锅羊肉丸子。”说着,挥手让下人送上碗筷,又笑道,“书上说冬日要食补以养身安神,而诸多饮食之中,又以羊肉为上!”



说着,他再夹了个羊肉丸子,吹两口气沾了蘸料,再次送进口中,边吃边道,“可是呀!在我看来,羊肉虽好却不及狗肉之美!”



“您想吃狗肉还不简单!”那师爷笑笑,“一句话的事儿!”



“哈!”胡濙一笑。



他乃是货真价实的进士出身,但金榜的排名却不甚理想。虽为进士,却不够资格留在京中做翰林清贵。



而是被选派到了地方上做县令!



一开始他还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县令有什么好的?



晋升太慢了!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坎儿的往上爬!多少才学惊艳之士,爬了一辈子,了不起才爬到知府的位子上,这还得说不犯错的情况下。



哪像翰林清贵,在京中熬几年资历,放出去就是各省的学政主持官学科考。不放出去就是各衙门的给事中,六道言官督察御史...



同样是往上爬,在地面上爬二十年,可能连皇帝的面儿都没见过。



可在中枢爬二十年,一旦风云际会,那就是出将入相!



但是...



到了地方上真正做了县令之后他才明白!



县令,真他妈的好!



别说想吃狗肉,就算是今儿晚上做个梦,明儿就有人主动给你变成真的!



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的日子也未必有县令这么舒坦!皇上震怒,最多让紫禁城颤三颤。可县太爷震怒的话,整个县城十来万人都得哆嗦。



“大人!”师爷从袖子中掏出一封信,缓缓的推到胡濙的面前,“京城来信了?”



“谁的?”胡濙抬起眼皮。



“曹国公!”



“嗯?”胡濙一愣,“公文?”



说着,他低头看信,却是明显的私人信件模样,就是一个简单的牛皮信封。



“他给我来信?”胡濙放下筷子,狐疑道,“我跟他没瓜葛呀?他一个国公,给我这小县官来信?呵,我还真他妈的受宠若惊呀!”



“您还是先看看吧!”那师爷又笑道。



胡濙又思索片刻,看着师爷,“你说,他的信中要是让我给他办私事儿,我办是不办?”



师爷沉思片刻,“在下觉得,未必是找您办事!”说着,低声道,“您想呀,他是什么身份?他若想办私事,淮西总管府招呼一声,中都留守衙门招呼一声,不比找您....”



“比找我好使!”胡濙点头笑笑。



随即拿起那封信,信上的蜡封还没开,他直接粗暴的一扯。



然后拿起信,仔细的看了起来。



对面的师爷低下头,慢慢品着碗中的黄酒,也开始夹菜吃肉。



“嘶.....”



忽然,胡濙惊道,“皇后娘家的老家,居然是咱们定远?”



师爷手一抖,抬头惊道,“这个...没听说呀?”



不怪他俩反应大,实在是这事非同小可。



要知道定远本就是开国那一辈淮西勋贵的大本营之一,好不容易熬到那些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