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定计设伏
“好了,此事暂且不提,寇湄,你再想一想。”朱由榔说罢,起身回勤政殿。



杨爱与寇湄躬身相送。



“陛下,清兵有退兵迹向。”回到勤政殿,陈子壮就急匆匆地来报。



“按原定计划,让李元胤追击。”朱由榔吩咐道。



“臣遵旨。”陈子壮匆匆回军机处去了。



……



鳌拜愤愤不平地回到自己的营帐,命人去请镶黄旗护军统领多尼、萨哈连,镶黄旗汉军旗护军统领赵承祚、田嗣昌,自己坐在帐里生闷气。



济尔哈朗要投降的理由是,无论如何打不过,不如降了,多保留一些八旗子弟的血脉。



在鳌拜看来,明军尽管火器优良,但他们也只能出其不意,在新式兵器刚问世的时候,占一些大便宜。



当这些兵器完全明出来以后,总会有办法据而有之。



毕竟,兵器还是要用人来操作。比如,在九江不就缴获了明军的手榴弹和地雷吗?



未战先怯,未战先降,取胜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而且,在鳌拜看来,五万人全打光甚至把整个江南全丢了也无关紧要,只要不服输的气势不弱,肃亲王总会想出办法的。



留下这股子气,比留下五万人更具有意义。



当年建州女真只能算是个小部落,太祖“十三副铠甲”起事,女真人就是靠着抱团和悍不畏死的气势,自万历十一年开始,到崇祯十七年,用时六十一年,先后战胜了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和庞大的大明朝,进入北京,建立了大清朝。



在这么多年的征战过程中,满人何曾怕过死?又何曾投过敌?



济尔哈朗乃爱新觉罗家正宗苗裔,当今两大摄政王之一,身上那股不怕死不服输的劲头哪去了?面对强敌,不说奋起抗争,竟然消极请降,他身上流淌的还是满人的血吗?



或许他是怕战败之后,回到北京无颜面对肃亲王,再无本事跟肃亲王别苗头了?



若是这样的话,他作出投敌决定倒顺理成章。



无非就是想在永历皇帝这里邀功请赏罢了。



……



多尼、萨哈连、赵承祚、田嗣昌相继来到,鳌拜连忙收起胡思乱想,强行把胸中那股子快要炸了的气愤按了下去。



他不能露出丝毫对济尔哈朗的不满,甚至济尔哈朗的投敌之意,他一丝一毫也不能表露出来。



因为那会很伤士气。



“诸位,内应事败,明狗又弄出一种类似火铳的兵器,可连续发射,哈占吃了大亏,死了近千人,这说明我们洪大参事制定的什么分兵直进、直取广州之计算是彻底完蛋了。”



“狗娘养的洪承畴,什么狗屁高明之计?简直就是在葬送我大清勇士!”



鳌拜破口大骂,胸中的愤懑之气稍解。



多尼、萨哈连闻言皆是一惊,而赵承祚、田嗣昌则吓得面如土色。



“大人,内应事败?怎么就败露了呢?”多尼问道。



“哼!洪承畴自以为聪明过人,把钱谦益安插进广州城,谁知道人家狗皇帝是怎么识破的,反正一直在利用他这个傻货。”鳌拜骂道。



“大人,明狗的那个火铳那么厉害?”赵承祚关心点显然与多尼不同。



“怎么,怕了?”鳌拜眼神一凛,冷冷地问道。



“不不不,大人,卑职不怕!卑职是想,那个多了解了解,看……有没有办法应对。”赵承祚知道鳌拜性情暴躁,一言不合就会杀人,被他眼风一扫,吓得赶紧把脖子一缩,连声否认。



“哼,他的火铳厉害是不假,但咱们的弓箭也不是吃素的!”



“是是是,只要运筹得当,不正面跟他们交锋,还是有希望克制的。”田嗣昌连忙表明自己的态度。



“吁……”鳌拜长出一口气,道:“广州失去内应,已不可破,原先的计划只好作废。郑亲王已经决定退兵,命我部断后。”



“大人,这不是欺负人吗?怎么让咱们断后?”萨哈连一听就急了,怒道。



“是啊,哈占、达海平时少沾便宜了?要命的事倒往后躲了?”多尼也是愤愤不平。



“嗨,这还用说?人家是亲娘养的呗。”田嗣昌叹了口气道。



“行了,别说了!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不到。”鳌拜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不能把实情说出来,只能如此安慰属下。



“断后就断后,有什么可怕的?明狗兵力不多,即使出城追击,也不会超过一万兵,咱们有一万五千兵,还能怕了他们?来,拿地图来,咱们商量商量。”鳌拜边给四人打着气,边令亲兵把地图摊到地上。



“大人,既然明狗火铳厉害,那咱们就不能与之正面交锋,必须想办法利用地势之利。”多尼道。



“是啊,广州到韶关一路山头众多,咱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山头,居高临下,石头、木头、弓箭、手榴弹一齐落下,他们火铳再厉害,又能奈我何?”赵承祚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