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章 诈降 一
秦良玉不能不激动。



作为女人,纵观中国历史,封侯的根本没有。花木兰可谓巾帼英雄的标志性人物,可她也没有封侯啊,更没有位列朝堂,配享太庙啊。



这一切,都是皇上给的。



当然,如果先帝在世,恩赏也不一定会小,但先皇自己都保不住江山,拿什么给臣子封赏呢?那句“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的承诺,还不是成了一句空言?



只有眼前这位年轻的永历皇帝,成就了大明中兴的事业,才把先帝的承诺变成现实。



若不是他,清兵早就占领天下了,自己也必然会死于忧愤之中,哪会有今日荣光?



一念至此,秦良玉算是真正地对朱由榔敬佩了,的确“圣明”,还真不是“奸”。



“陛下,下一步对重庆用兵,老臣愿率‘白杆兵’为先锋!”秦良玉豪气十足地说道。



“不不不,秦爱卿,打仗的事让水师、禁军和山地军去,翼明他们可率白杆兵相助,你的忠心朕已知晓,但毕竟年事已高,就跟在朕的身边,出谋划策吧。”朱由榔连忙否了。



“笑话,你以为你是佘太君呢?百岁老人还上战场?”朱由榔心道。



“陛下是看老臣年迈了吗?”秦良玉不服气地说道。



“不是,秦爱卿,日后你就知道了,以后打仗,弓马功夫慢慢就被淘汰了,派不上用场了。主要还是靠火器。”



“火器?”



“是啊,朕只所以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靠的就是火器。手榴弹、地雷、钢枪,威力巨大,可远距离杀死敌人。等打重庆的时候,你可以看看。”



“是,那臣就拭目以待了。”



……



接下来,朱由榔开始布署对重庆的进攻。



他的作战布置很简单,就是水陆并进。



水路由陈仲武率领,沿江而上,扫荡清兵所有船队,直抵重庆城下。



陈仲武意气风发,感觉腰杆很硬,因为朱由榔把近期生产的钢枪,全部配给了他。



能有此待遇的,除了禁军就是他的水师了,让他时常慨叹:“还是妹夫好啊,总是知晓远近的。”



陆路则由禁军、山地军和白杆兵组成,由山地军元帅焦琏统一指挥。



禁军只来了一千人,主要是钢枪兵,由第一镇一营营总副总镇王胜亲自率领。



工程兵为后军,朱由榔自领中军。



水陆两路皆有钢枪兵压阵,朱由榔信心百倍,感觉没有理由不拿下重庆。



况且,他料定左梦庚作为大明老臣子,一定不会抵抗,一定会请降的。



……



左梦庚,山东临清人。父左良玉,是弘光帝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弘光元年,因与马士英不和,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兵自武昌东下,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劫持弘光帝,拥兵自重。



到达九江时,左良玉暴亡,诸将推梦庚为帅。



适逢清英亲王阿济格逐李自成至九江,左梦庚率二十余万兵投降,被封为一等精奇尼哈番,后又因功被封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后世有人撰文,说“左梦庚的汉奸投降行为并不亚于一年前的吴三桂,吴三桂当时是夹在李自成和清军之间,虽然吴三桂与大顺同是汉人,但是毕竟大顺军还是吴三桂的仇敌(逼死崇祯皇帝)。而反观左梦庚,南明弘光朝廷与左梦庚并无深仇大恨……”



对于这个观点,朱由榔还是比较赞同的。



身为名将之子,在清兵到来之时,竟不做任何抵抗,就率众投降了。而且,他带走了二十万兵,一下子就把弘光帝的老本给抽得差不多了,加速了弘光朝廷的灭亡。



虽然对他看法不好,但清兵入关之后,汉奸多如牛毛,投降者不计其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也不能对他苛责过甚。



之所以朱由榔从心底里原谅左梦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来自于他后世的一个女同学。



朱由榔前世是高唐人,跟临清相邻。这个同学姓左,叫左小莉,却是临清人,上大学的时候二人成为同学。据她说,她的先祖跟左庚梦是亲兄弟俩。只不过左梦庚当了大官之后,他这一支就在京城落地生根了。



……



朱由榔太乐观了,他不知道,身在重庆的左梦庚,正跟部将张应祥、徐恩盛商议如何暗害朱由榔呢。



“大人,明军势大,不可阻挡,你看咱们当如何处之?”徐恩盛问道。



“是啊,大人,明军火器厉害,咱们单凭弓马骑射,已经难以抗衡。”张应祥也道。



“怎么?怕了?你俩莫不是想投降?”左梦庚脸色一沉,不悦地问道。



“大人,卑职与恩盛是您的老部下,有什么想法不敢欺瞒。不是咱害怕,确实难以力敌啊,很明显,这是拿鸡蛋碰石头的事啊。”张应祥道。



“你的意思是除了投降,就没有其它出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