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想想就好激动
在长案上摊开古画后,向南先是细细察看了一遍画芯的残损情况,随后便开始动手修复起来。



寂静的校园里,只有窗外的雨水滴答,就好像有一个调皮的小孩,在胡乱演奏着扬琴一般,叮咚作响,又不扰人清净。



渐渐地,向南就沉浸在了这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之中,一丝不苟地修复着古画。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向南却依然沉浸在文物修复的世界里,表情淡然而又平和,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娴熟、迅速。



修补完画芯之后,下一个步骤,便是画芯命纸的托裱。



画芯命纸的托裱,实际上有三种方法——“实托”、“飞托”和“复托”。



这三种拖裱方法,由于操作工序不同,加托对象不的同,所用的浆料稀稠也不一样。



所谓“实托”,指的是直接在古画画芯背面上浆,然后将准备好的命纸与画芯对正对齐,用棕刷上好、排实,最后上墙贴平。



书画托芯时,一般多采用实托的方法,因为利用这种方法托出的画芯效果最佳,又不容易出现空壳的现象,有利于书画的长久保存。



而有些书画采用实托的方法,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脱色或者颜色洇开的现象,因此,不能在画芯背面直接溻[tā]浆,而是把浆水溻在托纸上,再用画芯当“托纸”,这种方法就叫作“飞托”。



采用“飞托”,一定要动作迅速准确、干净利落,争取一次将画芯上到位,不等到墨色洇开,就已经将其上好排实。



“复托”则主要针对那些浓墨重彩,并有厚厚的粉子浮于画面之上的特殊画芯。



这种浓墨重彩的画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加固,要想用上述两种方法托纸,一般都做不到不洇不掉墨色。



“复托”的手法,十分复杂,不止需要将浆水溻在托纸上,而且还需要用“下手纸”分别衬在托纸和画芯下,用于吸去托纸和画芯上多余的水分。



采用“复托”的方法托画芯时,一定要准确地将托纸上正、上实,排刷的速度越快越好。



不过,由于“复托”操作繁琐,技术要求很高,因此,—般情况下很少运用。



向南手中的这幅古画,墨色较重,且因为画芯纸质问题,使用“实托”手法的话,很容易会导致墨色洇晕,所以,他打算采用“飞托”的手法,来托命纸。



实际上,无论是“实托”还是“飞托”,甚至是操作繁琐的“复托”,向南都曾经在这间古书画修复室里,练习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早已经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对于他而言,这三种托命纸手法的区别,无非是耗时长短罢了。



至于有没有困难?



不存在的。



向南用“飞托”的手法,将画芯托好后,上墙贴平。



接下来,便是全色接笔了。



……



“儿子,你又跑哪儿去了?”



向南刚刚修复完这幅古画,正准备收工,老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马上要过年了,赶紧回来。”



这个傻儿子,肯定又跑到哪里去修复那些破画去了,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



“老妈,我就回来了。”



向南用脑袋和肩膀夹着电话,一边说着一边收拾修复室,随口问了一句,



“需要我带什么东西回来吗?”



“哦,对,你带两瓶好一点的酒回来,我和你爸认不出真假。”



老妈那边似乎也忙得很,过了一会儿又说道,“身上带钱了吗?”



“带了,那我先挂了啊,一会儿就到家。”



挂了电话之后,向南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将修复室收拾干净,拿上背包,关灯、关门,又来到值班室里,跟那位年轻老师打了声招呼:



“老师,修复室我用完了,麻烦您锁一下门!”



“啊?啊!”



那位年轻的老师一脸惊异地看着向南,天都黑了,这一整天的时间,他都几乎忘了这栋办公楼里还有其他人。



这小子在修复室里待了一整天?



不会是在里面睡着了吧?



他才不会相信,有人能在安静得都能听见呼吸声的修复室里,一个人待上一整天时间。



这些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年轻老师又看了看向南,说道,



“我知道了,你先走吧,等会儿我会去锁门。”



“好的,那谢谢老师,新春快乐!”



向南朝他笑了笑,转身便撑开伞,慢慢走进了雨夜之中。



那年轻的老师看着向南逐渐消失的背影,嘴里忍不住低声嘟囔了一句:



“真是个怪人啊!”



向南才不会理会这位老师的想法,出了学校大门之后,他先是来到附近的一家大超市里,买了两瓶茅台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