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八章 埋头苦干话不多
银等之别,而其中银毫建盏最为难得。



建盏斑纹的形成,是一个变幻莫测,完全超出人为控制的过程。



而要烧制银毫,更是难上加难,既需要范围极窄的高温,又需要窑内的还原气氛,缺一不可,就算两者都有,银毫能否形成还要看天意,正因如此,高品质银毫盏极为难得,堪称天物。



因此,在“南海一号”南宋古沉船的发掘过程中,能发现一只残损的南宋银毫建盏,就连江易鸿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只是很可惜,这只银毫建盏残损严重,已经碎裂成了几十片,最大的一块碎片,也只比一元硬币稍大一些,最小的碎片只有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



而且,最麻烦的是,还不知道这只银毫建盏,有没有残损部位。



其修复难度之高,可见一斑!



向南将这些碎片一一拿起,放在眼前仔细观察起来。



脑海之中,也在飞快地思索着这件银毫建盏的修复方案。



要修复这件银毫建盏,最困难的,并不是仿釉,因为之前向南已经修复过一次金毫建盏了,对于兔毫建盏的仿釉已经有了经验和心得。



金毫和银毫的区别,就在于颜料的调配不同而已,其它的仿釉工艺,并没有什么差别。



它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拼对粘接。



几十片细小的碎瓷片,出了碗底部位有露出胎质,比较容易分辨一些以外,其它的碎瓷片,尤其是那些很小的碎瓷片,几乎看不出是位于茶碗的哪个部位。



不仅如此,碎瓷片越小,断口处的痕迹就越不明显,就越难找到相对应的碎瓷片来互相粘接。



“这只银毫建盏,恐怕要耗费一些时间了。”



向南看着面前的这些碎瓷片,心里面涌起了一股遇到难题时的兴奋来。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