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百九十八章 神秘的马蹄金
“我们进去吧,还是仓库里面要舒服一些。”



程立伟笑着对向南等人做了一个手势,然后率先走了进去。



向南等人也跟在他的身后,一个接一个地走进了仓库里。



这间大型仓库只是临时中转站,因此并没有按照文物类别的不同而区隔出一个个小房间,所有的出土文物在经过简单的保护处理后,一件一件放在文物箱里,然后按照文物类别分别安置在单独的区域里。



除了文物之外,仓库的四周还分别矗立着几台柜式空调,此刻正发出“嗡嗡嗡”地轻响声,努力地工作着。



对于这一点,向南等人都没有感到奇怪。



事实上,温度变化,对于其它物品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对于脆弱的文物而言,热胀冷缩会导致大部分文物出现二次损伤。



而且,温度升高还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很容易导致文物褪色或者金属锈蚀反应的速度,直接影响了文物的保存期限。



此外,库房湿度较大,同样会促进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导致文物出现二次损伤。



因此,文物存放的地方,基本上都需要进行温湿度的控制,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延长文物的存放时间。



“这一边堆放的,都是青铜器文物,是从一处坍塌的侧墓室里抢救出来的,大部分都已经碎裂了。”



程立伟指着靠近库房门边的十几个箱子,对向南介绍道,“它们跟之前发掘出来的那一批铁编磬、编钟不是一个墓室里发掘出来的。”



向南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走上前打开其中一个箱子看了看,里面装的是黑乎乎的一块块小碎片,根本看不出这原先是一件什么器物。



开了两三个箱子之后,【零零看书00ks】他就放弃了,这一批青铜器,应该是毁在了东晋时期发生的那一场大地震之中。



当时,这些青铜器就已经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了,在潮湿且富含氧气的墓室里,早已经锈蚀、氧化,再被坍塌下来的泥土一挤压,不碎才怪呢。



“这边的箱子里面,装的就是五铢钱和金器了。”



程立伟又指着靠里面一点的一堆箱子,笑着说道,



“海昏侯墓中出土最多的就是五铢钱和金器了,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出了50万枚五铢钱,还有大量的金饼和马蹄金等金器。最让人吃惊的是,考古专家经过检测后发现,这些金器的纯度居然高达99%,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咱们华夏古代人就已经能够掌握了高超的黄金提纯技术。”



“程馆长,我们可以打开箱子看看吗?”



杜晓荣忽然插话道,“我们都还没见识过金饼和马蹄金呢!”



“当然可以。”



程立伟点了点头,亲自蹲下来打开了两个箱子,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的是满满一箱圆形的金饼,另一个箱子里,装的则是马蹄形状的马蹄金,马蹄金的下半部分上,还装饰着精美的纹饰。



向南瞄了一眼,忽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些马蹄金上,有的刻了“上”字,有的刻了“下”字,还有的刻了“中”字。



也许是看出了向南的疑惑,程立伟笑着解释道:



“这已经不是第一批出土的马蹄金了,之前的马蹄金上面也刻了‘上’、‘中’、‘下’的字样,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是用来区分黄金纯度的,分别经过检测之后,发现这些马蹄金的纯度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会在马蹄金上面刻这些字,考古专家们到现在也没有研究出完整的结论来。”



这箱子里,不止有马蹄金,还有金板和麟趾金等金器。



麟趾金和马蹄金两者形状的都类似马蹄,中心空洞,底部凹进;两者的区别在于,马蹄金的底部是椭圆形状的,而麟趾金的底部则是圆形的。



再过去,就是出土的各种玉器,不仅有玉佩、玉带钩、还有玉耳环。



这些玉器制品,每一件的玉质和纹饰都十分精美,属于顶级的古代玉器。



此外,还有漆木器、纺织品等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让向南这些经常接触文物的修复师们,也都感到震撼连连。



很难想象得到,一个墓葬当中居然能发掘出这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来。



“这最后面的这些箱子里面,装的就是刚出土的残损古陶瓷器了。”



程立伟走到最里面,指着放在角落里的二十多个箱子,对向南笑道,



“向专家是古陶瓷修复专家,我就不在你面前班门弄斧了,你如果要看一看,请随意。”



“好,谢谢程馆长。”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上前打开一个箱子看了看,箱子里面装的,也还有一堆破碎的陶片。



不过,从这些洁白的陶片上,他依然能够判断出,这是一件白陶器具。



这件白陶器具上,装饰着网状印花纹,单单欣赏这些残片,就能够想象得出它原本的模样究竟有多么精美。



白陶早在商代就出现了,不过,由于白陶比红陶、黑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