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115 册书
/>
宣读圣旨并不需要避讳他人。



所以满院的宾客也并没有离开,而是挤到了一起,好奇的看着这难得一见的一幕。



院子中,萧寒作为接旨人,这时也在曹公公面前肃手站好,准备聆听圣意。



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曹公公恭敬的请出圣旨。



众人见状,立刻伸长脖子,往他手中看去。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那卷圣旨,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明黄金灿,反而是黑不溜秋的,像是一卷竹简?哦,不是像!它就是一卷古香古色的竹简!



“我去,这圣旨,该不会被人调包……”



人群里,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但是很快就被人捂住了嘴,只能发出一阵呜呜的动静。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周围宾客皆是惊奇的看着那卷圣旨,唯有崔敬之几人心头巨震,然后一脸震惊的看向前面背对着他们的萧寒!



“这是册书……”



杨文章无力的一声,别看他的官职不大,但学识却对的起他的名字!



从看到这圣旨的第一眼,他就已经将其认了出来!



隋唐时候,圣旨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七小种。



其中的六种,只是落款和开头有些区别,唯有眼前的这种册书,用得是古时候的竹简!



当然,这可不是不舍的用丝绸,而是因为它,是专门用来册封皇后,太子,以及分封诸王的!



也只有竹简,才能效仿先祖,昭告鬼神。



(注:唐时,臣子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还算正常。并不是和辫子王朝那般,皇帝视臣子为家奴,仆人,所以在唐朝,不管平日里说话,还是接旨,都不需要跪下。)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