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一 百泉城
百泉城位于大周西北边陲,正如名字一般,泉水遍布,被誉为“小江南。”



炎热夏日,口干舌燥灰头土脸的客商们一进城,入目有绿柳摇曳,石桥如月,河水清清,立刻就卸去了疲惫。



每个人都不由停下脚步,放下了行程,或者走进酒楼茶肆,或者站在桥头看泉水汩汩,享受片刻夏日静谧。



但今日的街上却很是喧闹,在城中某个方向不时响起炮竹声,街上还有一队人敲锣打鼓。



“这是过什么节?”坐在茶肆的外地的客商们好奇问。



虽然今天不是他们熟悉的节令,万一是当地的风俗呢。



来添茶的伙计笑着说:“不是过节,是有大喜事。”



这倒也是常见,家里遇到喜事,是要热闹一下,客商们向外看,此时敲锣打鼓的队伍走近,为首的两个家仆,将手一扬,一把大钱如雨而下,街上顿时沸腾——



客商们也不由哈了一声。



竟然是当街撒钱!



这种场面还真是只在江南见过,那是豪商们的手笔。



这边陲小城竟然也有如此豪富之家?



这是什么大喜事啊?



“是陆家布行的三公子,考上秀才了。”



秀才啊,那就是有功名在身了,的确是大喜事,客商们含笑点头。



旁边又有当地人加入了闲谈。



“陆家以前也用钱捐过孝廉,捐秀才是第一次。”



“你看看你这话,秀才怎是捐的?那是陆三公子考上的。”



“陆三公子自小就聪慧有名。”



“陆三公子今年才十八岁!”



竟然这么年轻!与举孝廉不同,秀才可是要真才实学考试的,而且名额都有限,多少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考上,见多识广的客商们也不由追随着敲锣打鼓的队伍,好奇那位年少有为的陆三公子是何等风姿。



陆家的宅院在城西,一座五进宅院,居住了兄弟三家,跟江南的豪富相比,家宅有些寒酸了。



陆家的根基其实也是不能跟江南豪富相比的。



陆氏是从外地迁来百泉县,当过长工,卖过草鞋,生意是在陆老太爷那一辈做起来的,一间铺子变成两间,三间,家业渐成,但就算在百泉县也算不上是豪富之家。



直到几年前陆大老爷买了船行,买卖四通八达,陆家的气势一下子就不同了。



外边有家仆鼓乐游街撒钱,巷子外婢女仆妇施粥,家宅里亲朋好友商家伙伴们都涌来了,越发显得家宅局促了。



几个妇人坐在花厅的角落里,一边打量四周,一边闲谈,其中一个妇人告诉大家最新的消息。



“不会局促太久了,陆家把祁家巷子买下来了。”



陆家所在的巷子后,还有一条巷子,地方比这边大很多,原本属于祁氏。



祁氏是百泉县的世家大族,他们家可不会为了一个子弟举秀才而在全城掀起热闹,因为那样的话,百泉县就热闹不断了。



祁氏诗书传家,子弟都是读书人,功名似乎从出生就已经披在身上了,这一辈的祁老太爷学问出名到被皇帝请去当皇子的老师。



但也正是因为学问,祁家引来了灭族大祸。



五年前晋王谋逆,戕害太子,作为晋王曾经的老师,祁老太爷被大怒之下的皇帝问罪教无方,一道旨意抄了家。



就这样一夜之间祁氏呼啦啦散了,曾经人来人往高门深宅荒废。



“原来是被陆家买了啊。”另一个妇人惊叹,“虽然是罪产,但因为占地广,很贵呢。”



先前说话的妇人哎呦一声:“陆家难道还怕贵?”



有妇人跟着点头,有些夸张地说:“陆家如今都能买下半座城呢,别说一个废弃的祁氏旧宅。”



“这件事的关键倒也不是钱。”有一个妇人忽的低声说。



她说话轻声细语,长的也文雅带着几分书卷气,穿着打扮在妇人们中显得有些寒酸。



但穿金戴银商贾气息的妇人们却丝毫没有轻视。



这位夫人是县尉家的,官家身份,以往是很少能跟她坐一起的。



“孙夫人您说说。”妇人们忙恭敬问。



孙夫人轻轻一笑:“这是没入官产,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如不然百泉城难道就没有有钱人?要想买,需要的不是钱,是资格。”



她看着前方厅内,那里是男客区,陆家的三个兄弟都在,陆大老爷是红光满面,被诸人簇拥。



“如今啊,陆家有资格买了。”



陆家不止是有钱了,那位少年公子踏入仕途,带着陆氏步步高升,成为新的士族大家。



就像曾经的祁氏那样。



这就是气运,气运有消有长,祁氏的气运消了,陆氏的气运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