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1章 设计
碳晶体管,石墨烯晶体管技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



而且还有那么多其他小组的工作要做,陈申忙的饭都来不及吃,成了整个蓝大最忙碌的人。



此时,陈申来到了设计院,那边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张佩杉还在攻克月壤项目,而且她也不是这个领域的,无法帮助陈申。



范菲烟虽然是学霸,但还没有走上专业道路,顶多算个数学工作者,也不能独当一面。



但是并不代表她没用了,现在范菲烟成了陈申的专用秘书,各部门联系的纽带,有什么事情,先是通过她来进行。



这大大缓解了陈申的工作压力,遇到的各类问题,她会汇总,用最精炼的语言,直达核心要害。



芯片设计,这也是一个难点,设计图要先出来,下面的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



就比方说造房子,你房子结构图没出来,就先盖楼吗?



这个设计工作,陈申为了加快进度,没有像别的小组一样,提供了方向与方法,让他们慢慢磨。



陈申会主导设计项目,根据脑袋中的知识,直接出图来。



步入设计院,就看到霍方,胡娇娇?等一众相关领域的牛人汇聚,一个个抓耳挠腮的样子,快将那可怜的头发抓掉了。



看到陈申到场,一个个像是看到了大救星。



“陈教授,我们又遇到问题了?”



设计图,控制着电流先后抵达的顺序与强度等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将设计图看做一个玩具,一个坡道样子的跑道轨道玩具,每条跑道上都有一个球。



然后咱们的设计师,会在跑道上设下很多机关,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哪个球率先抵达终点。



比如要让一号球第一个抵达终点,让8号球落在最后。



跑道上有很多机关,比如有坑洞,为了让一号球顺利通过坑洞,可以在坑洞上方建立一个磁场,洞下面有磁吸机关,磁场一启动,跑道铺平,1号球顺利通过。



而咱们的8号球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需要一个坑洞一个坑洞磕磕盼盼跃过去,动力越来越小,要么阻断在路上,要么最后一个抵达,都是设计好的,按照需求。



如果需要8号球先抵达终点,1号球最后一个抵达终点,那就给8号球跑道上的机关上磁场,铺平道路,让他率先抵达。



而原本的1号球,就需要经过重重路障,最后抵达或者永远抵达不了,被抵消了。



路障,就是电阻。



当然,具体设计肯定不会如此简单,只是浅显的打个比方罢了。



“今天又遇到情况了?”



霍方焦急道:“我们没法在核心部位出现缺陷损坏的情况下,还能让芯片运行。”



陈申点点头。



一张晶圆上几百个芯片,上亿个晶体管,再好的工艺,也不可能全部是好的,肯定会有坏的。



我们现在用的硅基芯片,越是纳米工艺越高,技艺就越复杂,越不成熟,不良率就会越高,比如5纳米的芯片,优良率低于50%。



像90纳米,130纳米,180纳米工艺,工艺就成熟可靠多了,步骤都要少很多,优良率能高达98%,99%。



如果坏上几个,就不能工作了,要全部都是好的,估计找遍全世界也找不出来多少。



肯定会有坏的晶体管在芯片上,他们设计的痛点,就是要让有坏的情况下,还是能够让芯片使用。



举个例子,现在市面上芯片,都是分级别卖的。



比如一个8核cpu,里面有晶体管坏了,两个核不能用,那就直接不要了,给它贴上一个6核芯片的标签。



比如一些芯片需要非常大的可靠性,用在军用,航天,车用上,万一一点毛病,就可能引发大事故。



这时候就会在设计阶段,多留一些冗余或者补偿,就算少数暴毙或者失效,也不会影响芯片的整体功用,毕竟是个东西就会老化或者出故障的嘛。



“我们通过冗余和补偿,解决了缓存单元遇到晶体管损坏,还能维持芯片性能运行办法。”



“但是核心系统层,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陈申点了点头,万一晶体管在这个层面损坏,就像前面说的,8核坏了2个当6核卖,这里如果设计不好,8核坏1个,那就是废品。



比较了一下脑子中的设计图纸,随着陈申的解说,一屋子的人,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一下午,陈申就泡在了设计研究院中,希望图纸早日出土。



范菲烟看着认真的陈申,眼中越来越多小星星。



当然,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不止设计,比如如何量产,需要什么样的设备,这些陈申都打算先放一放。



至少要在实验室中,先把东西做出来,再说量产的事情吧。



一旦实验室中东西做出来,到时候自己再将量产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