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9章 胡娇娇领奖
2030年12月10日。



这是诺奖颁奖的日子。



早在今年的10月,也就是数学家大会之后一个月,它就放榜了。



没什么好说的,陈申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有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星门,人体器官培育技术,此两项技术突破,怕是没有比它更耀眼的存在了吧。



胡娇娇坐在前往瑞典的飞机上,翻着手中的杂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所有报刊都在介绍着陈申,介绍着他和诺奖的恩怨情仇。



“胡教授,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吗?”



摄像小哥是个新人,也在看飞机上的杂志,上面挺八卦的。



胡娇娇微微一笑,说道:“有夸大的成分,似乎每年都要拿出来说一说,这些小报纸,但是也没办法,说点恩怨情仇,销量暴增啊。”



摄像小哥:“胡教授,能具体和我说一说吗?”



胡娇娇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



“19年以前,咱们还没有陈申奖,世界最高奖项,还是以诺奖视为最高奖项。”



“陈教授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发现石墨烯,2007年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因为沙漠之茵,成为二次诺奖获得者。”



“之后到18年,陈申发明出反重力技术,才获得第三次诺奖。”



“这中间10年,陈申可没有闲着,他突破了石墨烯制备技术,隔空传电技术,骨改基因技术,碳基芯片技术,神经元生物芯片技术。”



“其实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有资格再次斩获诺奖。”



“他们就是不想发,不想承认,会有人第三次斩获诺奖,而且是个华国人。”



“二次,已经是极限,能并驾齐驱,但是不能超越。”



“但是反重力技术太过划时代了,必须颁发,否则诺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之后陈申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诺奖组委会就破罐子破摔了,一直在发,而且他们察觉,发给陈申反而能够让自己奖项更增荣光,如果不发,反倒会受到科学界的口诛笔伐。”



“陈申都获得不了诺奖,你这是多高的门槛呀,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摄像小哥比划着手指说道:“原来是这样,陈教授这是第几次获得诺奖了?”



胡娇娇扳着手指说道:“2022年量子通讯技术突破,获得第四次诺奖;2023年微生物星球,第五次诺奖;2024年超级石油树,第六次诺奖;2025年代孕树公布,第七次诺奖;2026年人体冬眠技术,第八次诺奖。”



“2027年全息投影技术,第九次诺奖;2028年可控核聚变,第十次诺奖;2029年,公布的“申元素”,元素周期表第八个周期,获得第十一次诺奖;同年脑电波头盔,十二次诺奖;以及今年第十三和第十四次诺奖。”



“星门,人体器官培育技术。”



摄像小哥感叹道:“胡教授记得可真清楚。”



胡娇娇笑道:“那是当然,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那时候我还不认识陈教授,从第三次开始,都是我给陈申领奖的。”



摄像小哥:“陈教授这节奏,感觉是一年一个研发呀。”



胡娇娇摇了摇头道:“那可不止,像是光速武器,争议很大,就没有入评奖环节。”



摄像小哥张口结舌。



飞机落地,胡娇娇在万众瞩目中下了飞机。



面前,全是长枪短炮的记者,足足有过百人,金发碧眼的美女,还有高鼻梁老外。



飞机舷梯铺上了红毯,胡娇娇走在上面,就像大明星下飞机。



国内工作人员,摄像小组跟在胡娇娇身后,还有安保,也是过二三十人的队伍。



“尊敬的胡女士,我们又见面了。”



组委会主席维尔逊轻吻胡娇娇的手背,然后二人拥抱行礼。



“一年不见,维尔逊先生的华国语说的越来越地道了。”



“哈哈,没有办法,陈教授论文都是中文发布,不学好一点,跟不上科学界最前沿的技术领域啊。”www.bǐqυgetν.℃ǒm



胡娇娇和接机的老外一个个打招呼,每一个人她都认识,老面孔了。



这看的新人摄像师两眼发直。



胡娇娇就像是夜空中最明亮的繁星,举止优雅,言谈超逸洒脱,完全就是一副大佬姿态。



而所有人都很尊重胡娇娇,弯着腰,点头赔笑,感觉好像胡娇娇获奖了一样。



如果陈申见到此情此景,一定会惊愕万分。



这是胡娇娇?



那个偷偷给他带可乐,塞在自己裤子里的胡娇娇?



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颁奖典礼正式举行。



胡娇娇穿上了礼服,走在队伍的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