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2章 百练不如一战,勇士营出击
“回陛下,整顿后仅剩3600人,这段时间招兵的时候从报名的六万余人中选取了2000人,总计5600人,



剩余的人手,方大人已经派人去河西六郡招人了。”



“好!”



崇祯点了点头:“朕交给你个任务,腾骧右卫除了留下训练新兵的人,你率领其他人出北直隶,



在河南边界等候由潼关卫和京卫押送回来的秦王及查抄家产,



出城的时候声势搞得大一些,把精气神给整出来。”



“曹爱卿,你带着勇士营也跟着去一趟,负责将从北京城到潼关官道方圆百里的贼寇、盗匪等给清理一遍,



投降就交给当地官府,民顽不灵的,格杀勿论。”



“都去准备吧,腾骧右卫准备好了即刻出发,勇士营准备好了来回禀朕,朕要去大阅。”



“臣等遵旨!”



周遇吉和曹变蛟同时回应,曹变蛟的神情显得有些兴奋。



勇士营虽然只有两千人,但这两千人可是从号称禁军中的禁军中最优秀的军士,



虽然以前有些差,但毕竟是禁军,底子还是有的。



经过这一个月的加强训练,战力已经恢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怎么见过血。



现在机会来了,他怎能不兴奋?



“练为战,不为看,百练不如一战,见见血是有必要的,朕可不想你们上了战场被吓得抬不动脚。”



“绝不辜负陛下圣意!”



两人离去,东暖阁内的崇祯终于露出了笑意。



现在要银子有银子,要兵力有兵力,土豆和番薯已经在培育和推广了,火器也在研发,粮食也在储备了。



等过完年,收拾了八大晋商后,就找建奴碰一碰。



想到这里,崇祯看向了大明的地图,他在想,能不能利用八大晋商的事情,坑建奴一次。



在他算计建奴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建奴都城沈阳。



皇宫崇政殿内,皇太极居于宝座之上拿着一张宣纸慢慢的看着,宣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大殿中还有数人。



过了好一会儿,皇太极示意将宣纸递了下去。



“诸位也看看吧!”



殿中众人接过后慢慢的看着,过了好一会儿众人眼中都是惊奇之色。



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崇祯的那篇‘朕有一个梦想’终于传到了建奴。



“诸位怎么看?”



众人对对视了一眼后,一人道:“英明汗,依我看这是垂死挣扎罢了,



一个十七岁的皇帝能做什么?若不是天启没儿子,哪能轮的到他?”



出声之人正是代善,言语中满是不屑。



ps:在崇祯八年之前,皇太极还没有称帝,都是称呼汗王、英明汗、大汗。



“代善说的对,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漂亮,但就是空话而已,



连辽阳、沈阳都丢了,还马踏王廷?汉人有句痴人说梦来形容很形象。”



“能吃的饱、穿的暖,家有余粮,家有余钱?这种理想状态,纵观汉人王朝几千年,连盛唐都没有做到,就凭这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



“大汗,请拨给我三万铁骑,我攻下宁远城,给他们个教训。”



……



崇政殿的大殿中,代善、岳托、阿敏、莽古尔泰、萨哈廉等建奴众臣纷纷发表言论,但言语中满满的不屑。



宝座上的皇太极脸色淡然,听了一会儿后,突然道:“范先生,此事你怎么看?”



皇太极的口中的范先生,正是万历四十六年,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的范文程。



这位范文程可能不怎么出名,但他的祖先就是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



这位先生在建奴这里极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重视。



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死后,康熙亲撰祭文,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表达对他功绩的肯定。



若是范公泉下有知后世子孙主动投降,会不会气的爬上来,带走这两兄弟。



范文正看着手上的信笺,淡淡道:“诸位有没有想过,如果朱由检以这个为目标,真的要实现呢?”



殿中众人脸色一滞,随后暴怒了起来。



“狗东西,又给你脸了是不是,你现在是我建奴的狗……”



“来人,将代善拖下去,重打五十军棍!”



代善还没有说完,宝座上的皇太极就出声了,声音中满是冷厉之色。



“范先生乃是我后金的功臣,身为贝勒不加敬重,却出言不逊,实在该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