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8章 有辱斯文
第58章有辱斯文朱高炽的双眼死死盯住了解缙,平素温和的目光,此时如刀锋般锐利逼人。



“是下面的苏、松、嘉、湖籍贯官员们的意思,还是你们的意思?亦或是混在了一起?”



杨士奇、杨荣都闭口不言,解缙艰难答道:“是下面官员们的意思。”



“这就是你们内阁商议出来的结果?靖难刚刚结束,北方打成了一片白地,南方也全都民穷竭力眼见着就是海内鼎沸的时候,四处都在用钱,你们要让朝廷拿来救命的赋税,拿去养那些贪官污吏?”



朱高炽愤怒至极,狠狠地拍了一下案几。



“伱们以为父皇是建文那无知小儿吗?!”



“黄子澄、齐泰给建文小儿的建议是什么?”



“均江、浙田赋,诏曰:国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官田悉准私税,用惩一时,岂可为定则。今悉与减免,亩毋逾一斗。苏、松人仍得官户部。”



“解缙!”朱高炽以手戟指,“现在就用大白话翻译翻译!”



解缙臊眉耷眼地勉强解释道:“建文帝认为太祖高皇帝时定下的赋税制度不合理,江浙的赋税太重了,只是开国时用来惩戒的,不应当一直持续下去下令平均江浙地区的田赋,按每亩地不超过一斗粮的统一标准征收,苏、松等地出身的官员,可以作户部主官。”



宦官进来收拾好了地面,朱高炽也恢复了冷静,他抿了口茶水。



“洪武朝的时候,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们把持财政,偏私家乡,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建文帝年幼无知,被那些出身大地主家族的文臣一忽悠,便废了太祖旧制。”



“现在齐泰、黄子澄的坟头草还没长出来几寸。”朱高炽扫视了三人一圈,“你们就这么着急,想下去陪他们作伴吗?”



解缙和其余两人心里顿时感到一阵寒冷。



他们都没有想到朱高炽会生气成这样。



实际上,朱高炽平日里对他们这些文臣都是极为温和、尊敬的。



这种态度让他们很难不联想起建文帝的时代,虽然那个时代很短暂,但是确实也是文臣们的快乐年代,非常值得怀念建文帝异常尊重文臣,保护他们的利益,鄙夷那些粗鲁的武夫勋贵,制定了非常多的有利于地主阶层的政策。



怎么就一眨眼,这么好的皇帝被篡位了呢?



可时势如此,也只能徒呼奈何的同时接受新帝,不然难道真的让年轻有为前途无限的他们,去地下跟齐泰、黄子澄作伴吗?解缙等三位内阁官员心中百转千回。



杨士奇忍不住低声道:“殿下息怒,臣以为此事还需谨慎斟酌。”



朱高炽看着杨士奇,沉默了片刻后,忽然露出了微笑。



“虽然你们都没有开口问,但心头定是已经按捺不住了吧想知道基于两税法做的税制更化递上去,陛下今天对此的态度如何。”



杨士奇和杨荣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解缙其实比二杨更加好奇,只是在这个时候,谁先开口就会显得太过急切。



朱高炽大抵是被内阁免税的骚操作给气到了,今天执意要打击打击这几个自负才学的帝国青年才俊。



让你们接受一点来自姜先生的小小震撼。



知道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沉吟了片刻,朱高炽径直说道。



“——陛下半点都不打算采用。”



怎么可能?



这个消息让三位内阁大臣惊愕无比,纷纷抬起头,他们原以为杨士奇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能得到朱棣的认可,朝廷肯定会采纳新的田地税收政策,却没料到竟是如此结果。



“是不合陛下的心意吗?”杨士奇苦涩地问道。



朱高炽反问道:“你们觉得陛下为什么要反对?”



这话把大家都弄懵了。



杨士奇立马起身拱手道:“臣不敢妄言。”



杨荣皱眉思索良久,也是不敢吭声。



唯有解缙,长舒了一口气道:“陛下明鉴。”



“便是不恢复井田制,现在的田地和税收制度也是不能轻易动的,若贸然动摇,将会影响大明社稷根本,因此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不能拍脑袋做决定还是要从长计议。”



解缙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因为出主意这事跟他压根就没关系,从头到尾都是二杨的责任。



朱高炽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颗树,缓缓地说道:“是因为陛下得到的对策,比你们提出的,要好得多的多,甚至可以说——接近完美!”



杨士奇面色微变,顿时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响。



想办法这件事是朱棣压给朱高炽,朱高炽又压给他们的。



明显是命题作文,戴着镣铐跳舞的那种。



杨士奇的主意也只是对两税法修修补补,借此交个差事罢了。



但即便如此,杨士奇依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