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9章 信息茧房
第159章信息茧房“姜星火,真的能做到让不识字不识数的人,两个多月就会加减乘除,会认识五百个常用字?”



这下,连朱棣都有些不相信了。



原因无他。



他朱老四上学的时候,虽然上的有点晚,但是识字都是名冠天下的大儒宋濂手把手教的。



嗯,就是那个写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还有《送东阳马生序》的那位。



那么朱棣学了多久呢?五百个字,学了半年。



你说朱棣笨,那肯定是不笨的。



你说宋濂不会教书,那更是不可能。



所以朱棣参照自己儿时的经验,很直观地得出了结论。



——不可能!



最顶尖的教育资源,配合上自己绝对是聪明的头脑,而且还是儿时接受力强的时候,三者相加,五百个字还得学半年,凭啥诏狱里随机拎几个囚徒,两个多月就能学明白?



你是不是在侮辱朕?



蹇义和茹瑺也是连连摇头,显然他们也不相信姜星火能够做到此事。



唯独老和尚道衍一脸淡定地坐着。



他知道。



如果这世界上存在什么不可思议之事,那么,一定是姜星火干出来的。



当初,他就是被姜星火这种神乎其技的本领给震惊到了。



所以才会在悟道后,想方设法要帮助他的姜圣开万世之路。



如今,姜圣说他能做到,那么道衍就相信,一定能做到。



反而言之,如果算数认字这点还在常理之中的事情都做不到,又凭什么掀翻统治天下思维上百年的理学呢?“还有两个多月,最多四节课,就要出狱了啊”



道衍目光深邃。



关于姜星火出狱后的安排,道衍的想法,跟朱棣截然不同。



朱棣主张找一个合适地实际跟姜星火摊牌。



毕竟,姜星火只要出狱,他又不是傻子,一眼就会发现自己给大明带来的改变。



所以既然不可能让姜星火继续待在监狱里,那么就只能跟姜星火坦白这一切。



朱棣打算直接拜姜星火为国师。



反正周文王第一个前往磻溪河拜访姜子牙,就拜姜子牙为太师了。



一个道理,不突兀。



更何况,姜星火的“化肥仙人”已经名声在外,朱棣如果对百官宣布,化肥仙人降世,自己拜为国师,已经尝到甜头的百官,对授予一个这种名誉大于权力的高位,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对之声。



反而会期待,化肥仙人,哦不,国师大人,再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多扔出点仙丹仙方什么的。



这也是朱棣为什么果断采纳了龙虎山天师张宇初的建议的原因。



目的就在于,提前给拜国师造势。



朱棣当然知道,姜星火可能压根不在乎这些名利权位,但料想也不会反对吧?道衍,则不这么认为!道衍认为,世间如他这般纯粹为了施展胸中抱负,不惜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理想主义者,是极少的。



但如果他还有同路人,甚至是引路人。



那就一定是姜圣!



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有什么能让他们真正地留下来呢?



官位、权势、美人、财富?不,都是过眼云烟罢了。



真正能留下理想主义者的,唯有理想!什么理想?天下大同!



如何大同?



推翻理学!



只有在大明发动一场思维变革,才有可能为社会主流思潮的转型奠定基础。



而只有整个社会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大明才能走向那条新路。



否则,英武而锐意进取的皇帝一旦驾崩,权力出现交替。



整个大明帝国,就一定会被程朱理学支配的士绅阶层,给拽回老路。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推翻程朱理学的统治。



不一定彻底摧毁程朱理学,而是让其从统治地位退化到诸多主流学说之一,就足够了。



那么出狱就让姜星火当国师,能直接做到这一点吗?



显然不能,道衍清醒地意识到,想要开辟那条万世之路,就必须从思维着手,而从思维着手对抗理学,现在“他们”所拥有的理论基础,还太少太少。



毕竟,程朱理学是一个经历了十数代大儒,不断添砖加瓦,完善起来的理论大厦。



可这里还有一个关隘就是。



——如何让姜星火觉得自己有必要实现这个理想?



道衍给出了答案,也是佛门中修行的一条路。



去体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