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0章 震动【求月票!】
第250章震动【求月票!】



金瓯,就是金做得盆盂,通常用来比喻疆土之完固。



掣签,就是抽签。



这里便是要说,用枚卜(抽签抓阄)来抉择,真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华夏古代一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庙堂习俗。



枚卜起源很早,《尚书·大禹谟》记载舜要把君位传给禹,大禹回答“枚卜功臣,惟吉之从”,也就是说,还是逐一枚卜功臣,让运气好的人接受帝位吧。



《宋书·王华传》记载,孔宁子曾对宋武帝刘裕说“隆化之道,莫先于官得其才;枚卜之方,莫若人慎其举”,所谓“枚卜之方”,就是指通过抽签的方式公平选拔具有同等条件的官员。



而枚卜既可以用来选君王、选官员,也可以选宰相,《旧五代史·卢文纪传》记载,李从珂就把当时有清望的高官姓名写在纸条上,然后投入琉璃缻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次日中午用筷子夹出来决定宰相人选。



到了明代,在姜星火的前世,枚卜则用途更加广泛,不仅被明朝的皇帝们拿来选驸马、选内阁大学士,甚至用来选状元嗯,如果建文帝也用枚卜而不是看脸,王艮就有更大地概率当状元了。



总之,用枚卜来决定两个皇子到底谁去北直隶,谁去南直隶,真的是一件非常公平,且没人挑的出毛病的事情。



很快,朱高燧眯着眼睛双手捧过来了一个金瓯。



而朱棣则亲自从怀里摸出了两个签。



显然皇帝亲自保证两个签没被做手脚,也没泄密,谁抽到哪个算哪个。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流下了一行汗渍,随后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的心绪冷静了一点。



于是二人同时把手放在签筒里,签筒里传出来哗啦的声音,各摸了一个签。



整个过程明明没有任何波澜,但朱高炽的眼皮却猛烈地颤动了起来。



那是储君大位,所带来的无形压迫力。



他们抽的不是签,是命!



虽然经过了道衍设计的一系列公平且复杂的系数平衡,但有一点却是南北直隶无法改变的。



那就是水文条件!水,在这个时代代表了更便捷的交通,代表了更廉价的灌溉。



在地上。



南直隶,被长江一分为二,河网密布航运发达。



北直隶,则是严重缺水。



在天上。



南直隶,一年有接近半数的月份在下雨。



北直隶,只有特定的两三个月才会下雨。



而这点,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却又都默契地闭口不提。



所以,哪怕做了人工平衡,水文条件这种利害极深的自然禀赋,却是偏偏不可平衡的。



谁选到南直隶,依旧有着看似不起眼,实则非常关键的优势。



朱高炽闭上了眼睛,将手中的签慢慢地摸出来。



当朱高炽看到签上的内容时,他顿时感觉全身轻松起来。



但他却要忍住笑意,因为旁边的朱高煦正满头冒汗呢。



而另一边,老三朱高燧也看了看两人手中的签。



“朱高炽,南直隶;朱高煦,北直隶——!”



朱高燧声音洪亮地念完,转身走回了皇帝的身边。



朱棣和道衍对于这样一个公平的、由两个皇子亲手选择出的结果,也并没有任何异议。



“啪嗒”一下,朱高煦手里的签被捏断了一角。



“俺怎么这么倒霉?!”朱高煦心道。



朱高煦心里一阵懊悔,要是把大哥那边的签摸过来就好了。



不过眼下事已至此,显然是不能再改了,他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朱高煦的沮丧,也只是持续了须臾,他似是想到了什么,刹那间便振奋了起来。



“对,我为什么不去问问无所不知的姜先生,我该怎么办呢?”



朱高煦心头盘算,他当然知道以姜星火的眼界和格局,根本就不会想参与进这种储君之争。



而且父皇既然有打算拜姜先生为大明国师,那么恐怕也不会让姜先生直接插手进储君之争。



否则这种规则破坏者级别的存在,很容易就把一头给搞得失去平衡。



但是,在南北直隶推行更化变法,却一定是姜先生想做的事情。



所以不论父皇怎么打算,姜先生怎么打算,自己只要认真地去做以姜先生理论为基础的更化变法,那就肯定是能从姜先生这里,获得一些指点的。



朱高煦当然清楚,姜先生的能力,到底有多么强大。



那绝对是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



随手指点的东西,都足够常人受益无穷。



“而且不管怎么说,俺跟姜先生的关系,也是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