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1章 矜持是什么
次日,田幼薇还在睡梦之中,就被喜眉推醒了:“姑娘,姑娘快醒来,你知道昨夜借宿的客人是谁吗?”



田幼薇坐起身来:“谁?”



“新来的监窑官呀!”喜眉哈哈笑:“真逗趣呢,为人可亲切了,一点不像之前那两位,这回好了,以后咱家做事再不用战战兢兢啦。”



新来的监窑官?



田幼薇仔细回想程保良那张黑脸,怎么都觉得和监窑官搭不起调。



她火速收拾好出去,果然老远就听见田父爽朗的笑声。



程保良、田父、邵璟、田秉四人坐在石桌旁边吃早饭边说笑,其乐融融。



程保良豪爽得很:“我家住在临安,娶妻甄氏,有两儿一女,长子已经七岁,幼女尚在襁褓之中。家父严厉,总是看我不顺眼,我嫌他聒噪,索性躲出来做监窑官……我也很喜欢草微山人做的瓷器呢,我们可以一起设法把瓷器做得更好。”



田父与有荣焉,大笑:“那您可来对了!以后啊,经常来我们家做客!”



田幼薇也很开心,过去打招呼。



程保良看着她笑:“草微山人,真让人想不到竟然是个这么年轻美丽的女孩子。”



饭后,田父安排人去各家窑场将窑场主请来,一并拜见新任监窑官。



众人纷纷恭喜田父,再无人提及谢大老爷、谢三老爷族兄弟俩。



新出炉的水仙花盆送至临安,不出所料引起轰动,田父为此得了褒奖。



奖品不多,只有五两银一匹布,但在窑户看来却是极大的荣耀,田父将这两样物品供在自家正堂里,春风满面,走路生风,扬眉吐气。



田四叔请托田氏族长做中人,向张家赔礼,再问和解的条件。



张家知道前因后果,还是不肯原谅田俭。



张根有老婆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纵然真凶另有其人,但田俭若不贪财使坏,我家公爹也不会英年早逝,坏了我家的营生,害我一家人没得饭吃。”



意思很明白,是要赔付银子。



张师傅没了,张根有兄弟几个虽然学了他的手艺,却无人有他出色,烧不出贡瓷就不能留在好窑场,只能去最普通的窑场做活。



工钱待遇相应都会变少,而且在附近的窑场还不一定有活做,去了远处窑场,不能每天归家吃饭,旅程食宿又是一笔开销。



田四叔忍着难过,询问要多少钱。



张根有老婆狮子大张口:“二百两银子,少一文不谈。”



田四叔拿不出这二百两银子,少不得讨价还价:“张师傅出事我心里也难受,肯定要赔一些,但你们砸了我家,我一时拿不出这么多,害人的另有其人,该是谢家赔偿大头。”



张家人不干,说谢家那边肯定要赔钱赔命,田俭也跑不掉。



田四叔只好又去找田父。



田父也没料到张家人会这样,叹一回气:“先缓缓,晚上我跟你去张家说说。”



田四叔人不错,也算聪明,但对方氏这事真的是叫人说不出……当初方氏赌钱,他拿了方氏抵押的银首饰回去,不过片刻功夫就又还给方氏了。



从那件事就可以看出,方氏这样作天作地,是有原因的。



谢氏私底下和孩子们感叹:“你四叔家拿不出钱,你爹肯定要帮他赔。你四婶娘成了这样,以后还有得帮补。”



田家不缺这二百两银子,但整件事让人不舒服,只是依着田父的性子,绝不会不管田四叔。



何况出事到现在,田四叔整日从早忙到晚,干活比谁都卖力,吃饭也不肯夹肉,只吃一些青菜,也不像从前那样开朗,会主动陪着田父接待客人,而是悄悄躲到角落里,看起来可怜又可悲。



田秉安抚谢氏:“娘,只当行善吧,这一辈子只愿咱们给人,不愿别人给咱们。”



邵璟道:“这样不行,救急不救穷,总不能养他家一辈子。这事儿了结之后,还该让他家搬回去住,各过各的比较好。”



田幼薇也赞同邵璟的看法:“宁愿多给我四叔开些工钱。阿俭的想法很危险,不让他家自立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谢氏道:“也是,那你爹回来,咱们都和他好好说说。”



忽听宋婆子在外叫了一声:“二姑娘,您有事吗?”



几人同时停住说话,一齐回头。



只见田幼兰拎着个食盒站在门口,低着头小声道:“大伯母,我做了些米糕,味道还不错……”



谢氏忙叫宋婆子接了,和气地道:“阿兰进来坐,你娘好些没有?”



田幼兰轻轻摇头:“还是老样子,大夫推荐打银针,她又怕疼,不肯配合……”



“嗳,看我,说这些做什么。”田幼兰苦笑一声,道:“我得回去照料我娘了,你们坐着。”



她行了个礼,转身走出去。



谢氏叹了一回,叫宋婆子打开食盒看,果见里头装了热腾腾的米糕,卖相不错,却也没胃口,就让宋婆子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