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宋煦》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访
章惇的话,一字千钧。



展现了他坚定的决心,以及强大的自信。



不论是苏轼还是文彦博,章惇都有的是手段拿捏。



他是当朝大相公,总理大臣,连个属下都管不了,还变什么法,成什么大业!



蔡卞见章惇态度坚决,便没有再反对。



不用他说,章惇知晓其中的轻重,到了垂拱殿,不论官家是批示还是留中,程序上都会有很多人知道,继而开封城,整个大宋都会知道。



当朝工部尚书反对‘新法’,这不是神宗年间,引起的震动,将会超过所有人的预想!



裴寅进来,拿过奏本,出了青瓦房,转向不远处的垂拱殿。



赵煦看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天色将黒。



除了偶尔的忙里偷闲外,赵煦比朝臣们还要忙,朝臣们上奏的东西,几乎所有他都要认真的审视,批改,再令政事堂,六部去修改。



这其中,也有着或明或暗的博弈。



垂拱殿,已经燃灯,赵煦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翻阅奏本。



他手里的是苏轼的,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并不意外,如其他奏本一样。



“留中……”



赵煦最后一个‘吧’还没说完,忽然咦的一声,拿出前面一本,这是荆州南路一个知府上的,赵煦刚才直接留中了。



他将两道奏本放到一起,眼睛左右转动,看着这两道奏本,神情慢慢的凝重起来。



单个看,这两道奏本并无异常。



苏轼的奏本,引经据典,结合实际,痛斥‘新法’的种种弊端,就差喊出‘国将不国’了。



而荆州南路这个知府名叫柳城,他的奏本是弹劾章惇的,言称‘惇甫降世,阴风阵阵,晦光耀屋,奴仆惊骇,私以妖蟲,不过数日,方圆数里,千树枯无,万草凋没,是岁大寒,饿殍盈野,哭声数载’……



这样妖言惑众,胡说八道的奏本,赵煦每天都能看到,都是进士出身,饱读圣人书,口口声声‘子不语怪力乱神乎’的读书人。



赵煦坐在椅子上,静静看着,心里不断的转动着念头。



苏轼的奏本,是没有问题。



赵煦不会因为苏轼反对变法,就要打压他。他是大宋官家,在乎的国政利弊,而不是党争立场。



柳城的奏本,则是现在最常见的言官套路,从根底上否定你,你还没办法站出来解释,只能捏着鼻子不提。那不提,就是默认。



若说现在被黑的最狠的,莫过于王安石,连司马光都忍不住出来说话:‘毁之过甚’。



“得遏制一下。”



赵煦若有所思的自语,道:“还是得务实一点。”



他想到了后世一些事情,继续这样下去,除了越来越不堪,越来越混沌,徒增内耗外,是没有一点好处!



针对这个柳城,赵煦有的是办法,倒是苏轼有点麻烦。



“该怎么解决呢……”



赵煦看着门外,神情微微变化。



陈皮立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虽然他不说话,但内心也在思考。



在他看来,赵煦在极力营造朝廷大团结,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明年‘绍圣新政’的阻力,这个时候对于苏轼的处置,轻了重了,大了小了都不合适,需要谨慎拿捏。



忽然间,赵煦嘴角微翘,道:“陈皮,准备几套寻常衣服,咱们今天去蹭饭。”



蹭饭?



陈皮一怔,道:“官家,是去哪一家?”



赵煦已经起身,活动了下酸痛的肩膀,笑着道:“苏家,除了暗中的护卫,就你跟我去。”



“是。”陈皮会意,应着快速去安排。



赵煦活动了一下,又去了一趟仁明殿,逗弄下权哥,这才换了常服,与陈皮一起出宫。



赵煦怀里揣着两道奏本,悄无声息的出了宫。



天色已经黑下来了,保护的人藏在暗中,外人不细察很难发现。



苏府离皇宫并不远,赵煦就这么徒步走着,他还在想着‘旧党’的事。



旧党,现在有三位大佬,文彦博代表了朔党,也就是司马光一系。王存是继承了苏颂的衣钵,基本上是属于洛党。而苏轼,则是蜀党,传自贾易。



现在,‘旧党’三巨头都被赵煦按到了京城,问题在于,怎么整合他们。



神宗朝的旷日持久的激烈党争,让‘王安石变法’大打折扣,面目全非。元祐后,‘旧党’更是全面废除‘新法’,赵煦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再次反复出现。



赵煦一路走,一路思考,也不知道走了多久,陈皮忽然在身旁低声道:“官家,到了。”



赵煦脚步一顿,抬头看去,就见不远处大门前,冷冷清清,牌匾也有些陈旧,倒是‘苏府’二字遒劲有力,方正有神,没有半点褪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