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宋煦》 第六百一十九章 等
对于章惇的话,苏轼这次倒是没有说话。



这种匪盗之事,朝廷的态度向来一直——坚决打击。



这是大是大非,没有什么可论的。



赵煦也点头,道:“这不是第一次了,各地匪患猖狂,屡有臣工进言,各地组建总督府必须紧迫起来。”



提到这个,苏轼又道:“官家,十三路总督府,所辖兵丁近二十万,每年所拨付钱粮数以百万,国库本就不堪重负,加之江南西路投入过大,是否暂缓,依旧又各地官府来处置?”



赵煦瞥了他一眼,道:“国库空虚一事朕知道。朕之前已经答应大相公,从内库拨付三千万贯,这是朕的家底了,再多也没有。”



苏轼自然是知道的,这内库之所以如此丰富,绝大部分是因为伐夏所得,可‘三千万贯’这个数字,依旧令人震惊。



当今官家,好气魄!



赵煦又看向章惇,道:“事关民生国泰,不能大意,该花的钱不能省。朝廷要勒紧裤带,过一过苦日子了,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能砍就砍。”



来之邵抬手,感慨钦佩的道:“据臣所知,皇后娘娘已经缩减宫内黄门、宫眷,宫里的开支缩减了近一半。娘娘尚且如此,臣等汗颜。”



章惇道:“臣等也考虑,朝廷的开支将会严厉控制,对于不必要的官职,人手,衙门进行裁撤,合并……”



文彦博拄着拐,第一次默默抬起头。



朝廷的‘裁撤’一直在进行,军队在裁减,官吏在缩减,所有需要朝廷开支的人与事都在合并裁减!



这件事,从未停止过。



现在,不过又是找到了一个由头。



赵煦对此应允,道:“具体的,拿一个条陈给朕看。”



“是。”



章惇应声,继而又道:“官家,匪患猖狂,已非一县一府之事,甚至一路,须有朝廷统筹,着力应对。”



赵煦唔的一声,若有所思的道:“大相公的意思是?”



章惇神色严肃,沉声道:“臣建议,与开封府一样,派出剿匪军,联合各地,将匪患一举消除!”



来之邵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有没说话。



一般的匪患,是由刑部处置的。但当一群人呼啸山林,打家劫舍的时候,刑部力有不逮,须由地方派出兵丁围剿。



当地方已不足处理,匪患演变成民变,才会有朝廷征调大军剿灭。



很显然,固然大宋现在匪患不断,山匪,水匪是此起彼伏,但还不至于要动用专门的军队。



开封府一事,根本目的是压迫地方对‘新法试点’的反弹。



苏轼拧眉,想要反对,文彦博却少见的抬起头看向苏轼。



平平静静,古井无波。



苏轼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可以。”赵煦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却又好似没看到的说道。



章惇同样视若无睹,道:“那,剿匪一事,由谁统领,还是童贯吗?”



赵煦背着手,抬头看天,心里思索。



这件事,其实他们之前讨论过,只是没有深入,对于人选更没有定下。



童贯,赵煦一直在培养,但也不能授予权柄过重,还得控制好。



来之邵心里也在想着人选,童贯这个时候要是出去领兵,因为李彦一事,怕是会有不少非议。



“陈皮!”



突然间,赵煦沉声道。



“小人在。”陈皮低着头,上前一步。



章惇,文彦博,苏轼,来之邵齐齐看向赵煦,见到赵煦肃色认真。



“传旨,第一道,加封赵佖为郡王,宗人府宗正,兼任大理寺卿。”赵煦说道。



章惇神色不变,心里暗自点头。



来之邵作为刑部尚书,心里也是通透。



大理寺经过改革,大理寺卿由皇室兼任,却一直空缺。



赵佖是官家的弟弟,由他兼任,实际负责的是刑恕,正是合适。



对于赵佖这个盲人,苏轼,文彦博都没有在意,毕竟大理寺是朝廷中,是边缘化的一个衙门。



“第二道,”



赵煦稍稍顿了顿,道:“加封赵似为开国县公,领十三路总督府兵马,协调各路,剿灭我大宋匪患。童贯为监军。”



陈皮等了一会儿,赵煦不再说,才道:“是,小人这就去通政司拟旨。”



章惇看着陈皮离开,神色有些意外,转瞬恢复平静。



赵似满打满算十二岁,并不在意领兵,何况还是宗室,忌讳!



但有一个内监监军,就能堵住他人之口,何况这个童贯,确实还有几分领军的本事。



苏轼想说话,又被文彦博无声的拦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