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769 故意挑刺


“你好!刘!”



“你好!刘!”



外国专家礼节性的和刘伟握手。



交流会开始之后,马荣生就被邀请到了主席台入席,他右边坐着的分别是国内顶级研究院的代表人物,左边是欧洲发达国家的专家代表。



主持今天交流会的是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教授杨成学。



一位世界级的学术研究专家。



刘伟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研读过他的论文,感悟很深。



杨成学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讲道:“大会开始之前,我以国内代表团领队的身份欢迎来自全世界的专家、教授、学者参加这次的学术交流会。



这次学术交流会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交流地点定在了江城,学术交流不分国界,我希望今天在这里能够碰撞出火花,为世界生态保护工程输送更多切实可行的理论!”



会场响起了掌声。



刘伟坐在后排不太显眼的位置。



桌子上摆着一个笔记本,他此行前来的主要目的还是学习,马荣生交给他的任务,静观其变就行。



他对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站在他身边的央视记者对他笑了一下。



刘伟同样微笑了一下。



现场参会的成员中,刘伟的面庞算是最稚嫩的,其余人的脸上仿佛对着摄像机镜头写着“知识”两字。



所以记者才会有意识的观察刘伟。



刘伟没当回事,认真听专家们的讨论。



无数个专业性的词汇冲击他的耳膜,是一种非常刺激的享受。



交流会全程用英文在讨论。



目前,英文是国际上学术交流的规范性语言,刘伟英文不算差,知识底蕴深厚,思维勉强能够跟上。



不得不说,国内代表团的实力非常雄厚,面对各种学术问题的时候,主席台上的大佬都会以轻松从容的语气解答,也迎来了阵阵掌声。



也有可能是因为交流会上,国内代表团的表现抢走了风头,国外的专家开始把话题往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上引导。



马荣生之前给刘伟提到的猜想中的情况,发生了。



某些目的不太单纯的国外专家,故意找国内短板作为话题讨论。



一呼百应!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尴尬。



首先是澳洲的专家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提到了一项合理开发的原则,但是我们现在得知的信息是,中国针对野生动物已经形成了绝对资源的保护,严禁开发利用的现实,这样做有可能会突破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起到破坏自然生态的相反作用,影响全世界的自然生态平衡,对此,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刘伟听完轻蔑一笑,你一个澳洲专家,还有资格提生态承载能力?



马荣生注意到了刘伟笑容。



刘伟也观察到马老在看他,好像在示意他,现在该他出场来表演了!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