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09:合成系男神》正文 第八百六十四章:打破常规
咱们走过后门的兄弟都知道,时机稍纵即逝,答应了就赶紧落实。



既然商定好了,去搏一把科学院院士提名,赵院长第二天就开始安排。



于是上午给科学院打了电话,中午吃饭前批了跨专业论文的资格,下午就已经上传了学校系统。



如果是三流学校,这一步没什么用,但作为名校,只要进入了学校系统,就算是基本固定了学术成果。



办好三件事后,赵院长也给周瑞发了个消息。



另一边,正在万户基地,追肥油菜花的周瑞收到消息后,依照约定发了一条推文。



“周瑞(开明智能、太一天工ceo)”



“一直忙于工作,终于弄好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已经提交,也发出来让大家斧正一下。”



“附件:”



关歌。



论文发表到专业期刊上,是学界的基础规则,而这份规则的底层逻辑,说到底还是因为学者没有自己的公开渠道,也没有讨论平台。



放在一百年前,学者们都是互相写信交流,效率比较低。



而这些期刊也会不断积累优质内容,增加声望,最后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参考和发表。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潜规则”。



既:期刊越高级,成果越优秀。



这种规则甚至会凌驾于“内容”之上,高级期刊的水文,也比普通期刊的优秀成果要“值钱”。



毕竟审核也是人在做嘛~



但对于周瑞来说,他并不缺乏公开渠道,也并不需要所谓的“引用率”、“影响因子”来给自己评职称,所以选择了一种最快的公开渠道:



自己发推文,昭告天下。



直接吸引天下英雄来论剑。



期刊?期刊有几个师?有我一条推文传播力强么?



学术是学术,学界是学界。



学术的本质是自然规律,而学界的本质,不过是因此聚集起来的人罢了,我换个地方公布又如何?



周瑞的推文一发,和往常一样,迅速在网上传播。



起初大家以为,周教主是在分享一些南天门的新进展,结果点进来一看,居然是周教主的博士论文。



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进去给这位大佬挑挑毛病。



找出一個标调符号的错误,都能吹一辈子了。



可惜,懵逼的速度堪比网页打开的速度,不要说第一页了,许多人连第一行都看不明白。



打扰了,走了走了。



另一些不怀好意,试图窥探周教主“研究内容”的人,也是一脸懵逼。



妈的还以为周教主抽风了,自曝机密了呢!



当然,在足够巨大的基数下,肯定有数学领域的观众,而他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周教主的毕业论文居然是“abc猜想?”



这简直是80岁老头穿裤衩,盖了老帽了!



水平不足?立刻发给同学,发给导师,发给教授。



原本一个成果,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触达到专业人士手中,周瑞一个推文,一天时间搞定。



传播速度基本等同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少数学领域的学者,天亮起床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相关消息。



其中最受到冲击的,当属日本数学家“望日新一”。



三年前,他用512页论文、自创的“宇宙teichuller理论”、“外星算术全纯结构”、“霍奇影院”等不明觉厉的原创数学概念,对外宣称攻克了“abc猜想”。



并且这512页的论文要想看懂,还需要阅读他自己750页的前置论文。



堪比字典的冗长论文数量,莫名其妙的原创理论,加上大量用“显而易见”省略的推证过程,让这份成果一直没有获得学界共识。



当然,也少有人跳出来说他是错的因为本身理解起来就很麻烦,不少人怀疑,许多数学大佬都是被望日新一给干蒙逼了,才无法给出笃定的判断。



而当望日新一听说八竿子打不着的“周教主”攻克了abc猜想时,他也被干蒙了,这就和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在顶级赛事里打决赛,结果被告知对手叫科比,代号黑曼巴,爱好是洛圣都4点的太阳一样。



我知道你很牛逼,但咱俩这是一个系统的么?



而当他的从学生手里,获得了那区区50页论文的时候,陷入了沉默。



虽然还没看完,但研究abc猜想近20年的他,还是能分辨出来,手里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恶劣的玩笑,而是正儿八经数学论文。



“老师,怎么样?这份论文有问题么?”



望日新一抿着嘴唇,长期宅家让他有些苍白和不修边幅,但还是沉声道:“你们先出去吧,我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



之后许久,望日新一家里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