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风起时空门》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番外一
实在的亲戚,但这么说皇帝皇后实为大大的不敬。



“没事的三舅舅,这不是宫里,是咱自己家。”



“好好,是舅舅着相了。”林敬宁一脸欣慰地看着这个从小当儿子养的外甥,看他成长成如今顶天立地的模样,心中无比快慰。



一旁的林敬安也带着一家人坐在一旁,陪着笑。



看着眼前这一切,让他觉得有些恍惚。



哪里想到家里收养的外甥转眼就成了太子呢。还有一家子原本是世世代代摆不脱的陵户身份,转眼就更为民籍了!



还封侯了!



眼前这两位分明是自己亲爹娘,却衣着光鲜,一副富贵人家老爷太太的模样,哪里还是四年前在皇陵擦着祭器,种着松柏的陵户?



这怎么就成侯爷侯夫人了?



而他的大哥也得了六品闲差,月月领着不菲的俸,还有他这三弟,转眼就成五品将军了!还赐了将军府!



而他呢,他一家以为抱了楚王大腿,可以吃香喝辣,做人上人。结果楚王被贬为庶人了。离京了。



连秦王虽然还挂着王爷的名头,但什么实差都没落着,给不了楚王一家什么帮衬。



早知道这大外甥能成为太子,他还用去抱楚王大腿?



林敬安悔得肠子都青了。



而一旁的李氏更是盯着王氏和马氏两位妯娌,露出一脸的艳羡。



她那处处不如她的大嫂,转眼却成了侯世子夫人!以为世世代代都要成为军户的弟媳马氏,转眼却成了将军夫人!在自己的将军府里当上了女主人。



这哪里说理去。



她一家虽舔着脸搬回侯府,可丈夫不如人,儿女不如人,李氏只觉得自己活得委屈。



心中不甘,朝长至挤了笑,“大外甥啊……”



话才落,被林敬宁厉目一扫,又见自家男人也是一脸不赞同,李氏忙吞了吞口水,改了话头,“太子殿下。”



心里嘀咕,方才不是还说这不是宫里吗,叫大外甥难道不对?



但形势比人强,李氏也不敢提出异议。



又道:“太子殿下,您那嫁到楚王府的表姐,前几天来信说两个孩子病了,祖地那边没有好的大夫,说是想带着孩子回京,让我……”求一求您。



“李氏!”



李氏话未说完就被耿氏打断。



兰贞已经是嫁出门子了,一切该与夫家同步调,哪能因自家与长至的关系,就想找后门!当初兰贞给楚王做妾,家里并不同意,是李氏贪慕权贵,非把自家女儿送进去。



如今怨得了谁!



长至想了想,有些为难地说道:“二舅母该知道四叔为什么会被我父皇送到祖地。当年他给我父皇下药,害我父皇伤了身子,我父皇不过是把他送到祖地,让他对着祖宗忏悔过错,并不狠处罚他,一概人身自由也并不为难他。且当年王府的财物也许他带走了,他一家在祖地并不难过。”



“就是就是。”众人附和,赵广涵一家在祖地好着呢。要他们说,皇上当年对他还是太仁慈了。



要不是他,长至也会有许多兄弟姐妹帮衬。



见大家理解,长至又道:“且我若开了这个口子,那庶人赵广涣的家人,是不是也可以送进京?”



李氏愣了愣。



“她湖涂了,乖孙你别跟她计较。”林秋山也没看李氏,只淡淡扫了二儿子一眼,林敬安便紧紧拉着李氏,怕她再次开口说让人不高兴的话。



空气一度凝滞。



“这是夏至吗,快抱来我看看。”见奶娘抱着大表哥林和顺的儿子在一旁,长至忙对着那孩子伸手。



那孩子去年夏至出生,生得和长至一个日子,得了长至送了好几波礼物。



林和顺便接过儿子把他递到长至怀里,大家便一起逗起小不点来,气氛才再次融洽起来。



在林家吃完饭,长至才回到宫中。到了宫中,才知爹娘回来了。



“爹,娘!”见到爹娘喜不自胜,马上就猴了过去,“你们总算回来了,这次一定要呆久一点,儿子快累死了。”



“说什么胡话。”死不死的,一会太监宫女听了得跪一地。



林照夏心疼地抱了抱黏在身上的儿子。



赵广渊想斥责他不成体统,都多大的人了,还猴着自个的娘。但想到儿子连日的辛苦,又把话吞了回去。



林照夏瞥了他一眼,只觉得好笑。这心里疼脸上却端着,两副面孔这是。



更抱紧了儿子一些,“你爹让人把奏折都搬到书房了,今夜估计要帮你减些负担。”



“真的?那太好了,谢谢爹!爹你好歹多帮儿子几天,儿子也想松快松快。”今天看蹴鞠看得精彩,他也想下场去踢了。



林照夏揉着他的脑门,给他按摩,温声问他:“去你外祖家吃饭了?你外祖父母好不好?可说了什么?”



“都挺好的。都问候爹娘呢。嗯……还问爹娘怎么还不给儿子择妃,估计是有谁到他们面前嘀咕了。”



赵广渊和林照夏一愣,赵广渊眉头一皱,“朝臣们逼你了?”



“天天提。”



长至倒也没恼,还挺体谅众臣的苦心,毕竟父皇母后只他一个儿子,独苗苗,自己又这么勤政,生怕自己早衰。再说自己也十八了,在大齐成婚都晚了。大臣们都急了。



林照夏与赵广渊对视一眼,问长至,“你怎么想的?”



“儿子想晚两年再说,现在政务还在熟悉,儿子分不开身。而且儿子想找个合心合意的。也不想要那么多女人,就像父皇和母后这样就行。”



“可有中意的?”



“没有。”



“那你先自己找一找,若有中意的就定下。先定下,晚两年大婚也成。”



“嗯。”偎在母亲身边,和父母亲聊着家常,长至舒服地闭起眼睛。



隔天,一众大臣神清气爽,一派轻松地上朝。



太子没来时还交头接耳,说着会仙楼又出了什么新菜,王府戏社又出了什么新戏,外夷馆又来了什么外夷的好物,林林总总,愉悦地攀谈。



结果见到开平帝在司殿太监的引路下进到大殿时,眼珠子都瞪圆了,吓得如同耗子见了猫,光速各就各位,连大气都不敢喘了。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想去擦脑门上的白毛汗。



开平帝的气场太强了。害怕。



刚坐定,赵广渊往下扫了一圈,开口:“北边月氏国上了国书,恳请我大齐像对待西域诸国一般,许他们也可以先贷后偿,以帮助月氏度过每年的青黄不接。众卿如何看?”



一众大臣还未从开平帝临朝的惊恐中缓过来,就被砸了这么一个问题。脑子飞速转动,就怕被开平帝点名。



“禀皇上,”户部尚书李茂出列。



“我朝自与西域签下五十年议和文书,又许他们先贷后偿,帮助国民度过每年的青黄不接,这几年来,西北互市商税关税屡创新高,足可以养两支西北军。如今咱们从经济上对西域诸国进行控制,使他们依赖咱们,遇到难事,第一时间便想到咱们这个宗主国,连解决内乱都请求咱们派兵帮忙平乱。臣认为对月氏可以效仿。”



如今西北富,江南富,沿海城池富,中原百姓的日子也过得富足,独北边因无天险,一马平川,恐关外异族大举犯边,互市并未开放。故百姓的生活不如其他地方。



李茂话落,众臣纷纷建言献策。



魏德光、已改回原名姜寰的江环、方胜、方大、孙闾等武将也纷纷建言。



赵广渊听完瞥了长至一眼,有心让儿子表现。



长至接收到父亲眼神,便问兵部:“北方边关大营众将士的装备可有更换?先前让工部研制新的兵器,如今可有成果了?”



爹从现代那边找了许多配方,提升治铁,练制兵器的水平,不知如今兵部那边进行得如何了。



若兵强马壮,武器精良,并不惧北边关外异族。



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又急忙出列……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两者缺一不可。即便对外无仗可打,我大齐众将士亦不可懈怠平时的操练。大齐若要江山永固,文武两条腿要一起走。辅以经济,农业,教育,以及各项举措,各部协同,缺一不同。”



“是,皇上圣明。”众臣手持笏板,向皇座拱手。



赵广渊扫了一眼,众臣毕恭毕敬,黑压压站成一片。“开创我大齐盛世,还要靠诸位爱卿与朕与太子携手共创。”



众臣皆伏地跪拜,“臣等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过四年,长至大婚。赵广渊禅位,长至登基,国号“永平”。



大齐的盛世才刚刚开始。



感谢打赏,投月票,投推荐票,点赞比心,捉虫留言,及各种支持的朋友。非常非常感谢。



感谢纠正“趋之若笃”的朋友。(趋之若鹜)



有书友说想看苏妙云的番外。苏妙云不在赵广渊的心里眼里,亦不在作者的心里眼里。



哈哈。



抱歉了哈。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