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5章 楼小楼来给崔向东下马威了
早上六点整,楼小楼就带着秘书路雪,离开了县城直奔彩虹镇。



她这次下来,就是为了“微服私访”。



说是微服私访,其实就是找问题挑刺,以此来给崔向东一个下马威!



彩虹镇虽说是个镇,也有着大片的水域;却是有着足足六万人口、36个自然行政村的农耕大镇。



楼小楼这次下来,除了首要任务(给崔向东挑刺)之外,也会仔细考察全镇的农作、经济等情况。



车子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中午。



俩人在车上吃过带来面包,稍事休息了下,又开始了新的考察。



午后的考察,可不是漫无目的了。



而是颇有针对性——



楼小楼决定去崔向东,通过闵柔盘下的塑料厂那边去。



一般来说,每当企业易手后,被占土地的村民,基本都会心思活泛的。



为避免暴露身份,楼小楼把车子停在了这边,步行过去。



“王林海说塑料厂,就在距离镇中心最远的西北方,估计就是这儿了。”



路雪追上了楼小楼:“小楼姐,如果我们遇不到可给崔向东下马威的事,您还去镇政府那边吗?”



“如果遇不到,那我何必去找他?”



楼小楼笑了下,款款扭着丰腴的腰肢,抬起踩着黑色小皮凉鞋的左脚,迈过了一个小坑。



十二点半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尤其是在麦收季节。



闵柔在这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



“叔叔,可能要下雨了。咱们还是回厂子去吧。”



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的闵柔,轻轻拽了下崔向东。



崔向东来到树林内,给闵柔简单讲述了下牛肉大碗面的“核心技术”后,就抱着娇娇坐靠在树上,渐渐睡了过去。



被闵柔叫醒后,崔向东抬头看向树林外。



西北的天际处,出现了一根黑线。



那根黑线,就是被风吹着跑过来的乌云。



民间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从西北来的雨,就没有好雨。”



大意是西北风刮来的乌云,水分十足,有可能在最短时间内,降下尽可能多的雨水;还有可能,会夹杂着冰雹。



可能是感觉到了气温的变化,娇娇也醒了。



“嗯,你和娇娇先回厂子里去。”



崔向东把娇娇放在了地上,抬手指了指远处,示意小丫头去那边方便下。



小孩刚睡醒后,基本都会憋得慌。



穿着可爱小花裙的娇娇,还是很乖巧的,自己跑到了远处。



“您不回去?”



闵柔确定娇娇没到处乱跑后,问崔向东。



“马上就要来雨了,我帮那户人家,堆一下小麦。”



崔向东再次抬手,指了指树林的南边。



闵柔抬头看去。



距离他们最近的公路段,有两家附近的村民在晒小麦。



西边传来的信风,带来了可能会有大雨倾盆的消息后,这两户人家连忙堆起了小麦。



南边的那户人家,有足足七八个人,都在给小麦装口袋。



看来人家早就有准备,因为小麦晒的差不多了,这才装袋子要运回家。



北边那户人家,则是一对光着膀子的男人,看样子是父子。



他们的麦子还没晒好,只能先在地上打堆,盖上塑料布,等雨后再摊开。



“您不用去了,人家基本都收完了。”



闵柔站起来眺望了下,对崔向东说:“叔叔,我怎么看南边装麦子的人里面,有一个好像是镇上的马委员呢?”



她说的马委员,是就是宣传委员马静。



崔向东微微眯起眼,看了片刻:“还别说,真是她。”



镇上的干部,家里也会有农田,是很正常。



马静这是趁午休时间,跑来这边帮忙收小麦。



既然马静那边人多,很快就要收完了;另一户只需把小麦打堆就好,崔向东也就没必要过去了。



在没下雨之前,他也不想回到厂子里去。



这儿多凉快啊?



关键是厂子距离这边又不远,落下雨点后再走,也不迟。



他不走。



醒来后就立即满林子找“知了皮”的娇娇,更不想走。



那就再等会儿再说。



崔向东点上了一颗烟,看着马静那边,又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