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45章 vn1?
陈沉对老虎兵团的接收进行得相当顺利,有了前几次联合作战的基础,这支“特殊部队”的几乎所有中层指挥人员都已经认识了他这个堪称传奇的佣兵领袖,并且对他、对东风兵团表现出来的超强战斗力无比信服。



所以,在苏海尔召集所有中层指挥人员说明情况、解释完之所以要让陈沉接手指挥的具体原因之后,没有哪怕一个人跳出来反对,反而是一边倒的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状况更加证明了苏海尔的威望。



哪怕“被外人领导”这件事情看起来极不合理、甚至在某些敏感的人看来是带有一定的“侮辱性”的,但只要是苏海尔下达的命令,他们都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



陈沉对此极为满意,他太清楚“令行禁止”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了。



哪怕在战术、技术上不能达到顶尖,但只要能听命令,这支队伍最终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就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与老虎兵团的指挥员见过面之后,陈沉对老虎兵团的组织形式做出了新的调整。



在不打乱原有建制、不破坏原有指挥体系的前提下,他按照最简单的功能性,将整个兵团分成了三个部分。



攻坚组,穿插组,支援组。



这种小组以班、排为单位从老虎兵团的四个作战连内部分化形成,每一个作战连内、每一个功能组至少存在3个以上。



以老虎兵团一连为例,总共240人的队伍,总共有4个攻坚组,4个穿插组,4个支援组总计120人,而剩余人员则不做分化,按照正常战斗职能调度使用。



这样一来,整个老虎兵团略显散乱的作战“功能”就得到了固化,陈沉就是要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让这些普通士兵明白自己应该要做什么。



当然,“攻坚”、“穿插”、“支援”这样的称呼也是经过特别考虑的。



按照正常的叫法,穿插组应该叫做尖刀组或者前卫组。



但大战将近,所谓的“战场角色培养”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陈沉只能用最直观的语言,来将这种身份固化下来。



这是投机取巧的手段,但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功能分化完成之后,陈沉马不停蹄地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示范性演练。



演练的内容简单到极致,就是把一连的所有人都聚集到一起,每当陈沉下达口令时,属于某一个功能组的队员就要立刻做出反应出列。



在前十分钟,众人对口令的反应还相当迟钝。



但在机械性的训练持续一个小时之后,他们的身份已经如同钢印一般烙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陈沉的每一个口令都能得到迅速的回应,没有任何人犯错,也没有任何口令被遗漏。



紧接着,陈沉开始升级训练强度。



他在口令中融入了新的要求,比如瞄准、卧倒、前进、后退。



两个小时之后,这一套训练也已经基本完成。



就在所有人期待着他能进行下一步的战术训练时,陈沉却果断收工,宣布训练到此为止。



他要求在未来几天之内,老虎兵团的每一个连队至少要投入8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一套训练上,只要被他发现有任何懈怠,包括指挥员在内的所有人都将受到惩罚。



没有人能理解他的要求,但没有人敢拒绝执行。



在陈沉离开之后,以团为单位的训练也立刻展开。



跟在陈沉身边的夏星对此同样疑惑,她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老虎兵团,随后开口问道:



“难道不用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战术训练吗?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很差,应该要”



“技战术水平不是几天的时间就能练得出来的。”



陈沉还没有回答,一旁的李帮便开口说道:



“老虎兵团的最大问题、或者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执行力不足。”



“团长现在在做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在短时间内提升他们的执行力。”



“他们不需要想为什么,不需要去想这么做的意义,更不用想这么做正确与否。”



“他们要做的,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接到的命令是什么。”



“你别看这些东西简单,但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东风兵团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光是手雷,都投出了上万个.”



听到李帮的话,陈沉不由得也有些感慨。



确实,如果说在东风兵团内有谁最能理解自己的练法的话,那这个人非李帮莫属了。



毕竟,也只有他真正经历过了那种枯燥乏味到极致的、重复无数次的基础训练。



事实证明,这种训练的效果是强大的。



在东风兵团核心组的几个人中,李帮的执行力可谓是无人能及。



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地点、无论任何场景,只要陈沉有命令,李帮都会毫不怀疑地去执行,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