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第900章 农场新的发展方向
他不自觉的就把后腰树根做的烟斗给拿了出来,放进嘴里嘬了一口道:“说起来还真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家大孙子,已经十四了,都长成大人的样子,也该上班工作干活了,场长娃娃你看能不能给安排一下,让他进到咱农场工作?”



“咱现在日子好过了,以前老家的亲戚们,全都在问我,看能不能也把他们安排进来。”



“他们在想屁吃,呸!”



又聊了一会以后,肖卫国继续寻找下一家进行询问。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说有很多亲戚之类的想进农场工作,奈何红旗农场现在压根不招任何人。



“人手问题?”



随着红旗农场的继续发展,倒是真的有必要增加一些人手才够用。



不过暂时先搁置再说。



现在想进来的人,都奔着能吃饱饭才想进来的。



等到一两年以后,这个缺粮食的大环境过去,他们会不会后悔,谁也不知道。



还是缓缓再说,只有肖卫国觉得特别靠谱的人,他才会考虑招揽进来。



以后那个风雨飘摇的大时代,必须得是和自己一条心的,才方便招揽为自己的嫡系。



包括现在农场里的所有人,肖卫国后续还要有一波清洗,只会保留无条件信任支持自己的人。



将整个红旗农场打造成自己大本营,安稳的度过整个运动会,才是肖卫国需要长期考虑的事情。



肖卫国又来到还未完工的学校看了下。



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身影。



这个身影所属的人,仔细看去,走路略有些艰难,但走的很稳。



正在时不时的帮忙着。



看着用心极了。



肖卫国观察了一阵后,对着招了招手道:“玉山,过来一下。”



是的,这个人正是刘慧娟的丈夫范玉山。



之前因为雷管的原因,被炸掉了两条腿。



后续肖卫国给他带回来好用的假肢给换上。



现在看范玉山的走路姿势,发现适应的非常好。



乍一看,和平常人真的没太大区别。



范玉山走过来的时候,还不忘转头一直观察着身后在建的学校的样子。



“场长,您找我!”



肖卫国横着拍了拍范玉山的肩膀道:“玉山,辛苦你了,以后咱农场的学校发展,需要你多上点心,有任何困难,一定要尽管提。”



范玉山这时温和的笑了笑道:“场长您放心吧,我一定带好咱农场的孩子们,让他们都变成有学问的人,以后争取帮他们上大学!”



肖卫国又看了一眼在建的学校,他很清楚,范玉山的这个愿望估计二十年都不可能完成了。



现在上小学的孩子们,等彻底混乱年代来临,不管怎样都得丢失学业不可。



不管你在哪,是哪个学校的,学习怎么样。



等等这些,全部不重要,到时候只有你是不是文化人这一条非常重要。



是文化人反而更糟。



不过肖卫国的目的其实也不是为了让大家上大学,他只是想让农场的孩子们能够多认识些字,多读一些书来明理。



这就够了。



接着,肖卫国领着李爱国等人又来到了养猪场的建造区域。



只见这里同样热火朝天的在进行着。



李爱国上前一步道:“场长,应您的要求,我们这次建造的养猪场,足够五百头猪的养殖,后续如果要再加的话,有了这次的积累,到时候也能建造的更快一些。”



“就是到时候这五百头猪的养殖,实在是一个大问题,现在供应整个农场人吃饭,还算游刃有余,但再加上这五百头猪,粮食怎么样都不够用的。”



“看能不能降低些养殖规模,要不先养三十头猪探探路?”



肖卫国看着一脸担心的李爱国,他其实很明白农场其他人的想法。



就和刚开始搞反季节蔬菜一样,其他人并没有做过这些事,肯定担心能不能搞成。



更别说养殖业更是有一句俗语总结的很到位,那就是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不过肖卫国并没有退缩的打算。



“这个事情我心里有谱,尽管铺开了养,从现在开始,就要尽快收小猪娃了。”



这年头想养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收过来足量的小猪娃,都要费很大功夫。



后续倒是可以选择自己繁育猪娃,到时候能好的多。



现在又没有什么规模养殖场,李爱国想收小猪娃,只能去各大公社转悠,从公社手里收过来。



今年的应该还好收一些,因为各个公社就连人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养这些猪了。



基本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