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章、行将就木,木已成舟
尽管是盛夏,但午夜的风也凉了。



朱常洛彻底平静了下来。



印象中的万历毕竟只是印象中,眼前才是真实的他。



眼前的李太后、田义……这么多人,也有属于他们的意志和决断。



这皇城内的风已经吹向他,人人都不看好皇帝经得住这二次打击。



又或者,已经做出了这些欺瞒君父、亵渎君权的事,大家心里难免也恐惧着他扛得住二次打击。



外朝群臣……无所谓吧?兴许盼着解脱。



朱常洛只是静静地等着,看看需不需要自己来进行最后一个打击。



就在田义把东西放了进去又下来之后不久,殿门被慌忙打开:“太医!太医!”



李太后的声音响彻坤宁宫内外,王皇后赶紧奔了进去。



“太子!”



李太后又冲他喊了一声,朱常洛连忙扶着膝盖站了起来。



奔上台阶时,跪了那么久的酸痛自然而然给他带来几个踉跄,像极了因为父亲病情加重的悲痛不安。



田义和陈矩等人也带着候命太医赶紧过来。



进了寝宫,看着地上散乱的供状,陈矩默默将他们收好。



太医们什么都不敢乱看,纷纷围到了床榻前。



朱常洛站在一旁,心中波澜不惊。



他那旺盛生命力还会发生作用吗?



如果仍旧醒来,或者醒来之后仍旧能有清醒的神智,那么就有只顾他自己的安危凭借君权裁断一切的风险。



目光移向佝偻着跪在一旁低头祝祷的李太后:“皇祖母……”



没有回应。



朱常洛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田义。



陈矩继续收拾着房间里的供状、证据,装作没看见。



田义虽低着头,但随后就跪到了李太后身侧:“太后娘娘,眼下……是不是要再宣……”



李太后五十五的人了,这一整天都没消停,现在已经是后半夜。



她闻言身躯微颤,殿中寂静不已,只有太医们在那里小声议论,陈矩在收纳证据。



“……宣赵志皋……抬也要抬来!还有沈一贯……九卿……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翰林院典诰敕官……”



“……传本宫懿旨,紧闭进宫及京城诸门!五城兵马司巡视宵禁,听诏行事。”



最后面的人,才最关键。



具体的那件事,才最显波澜滔天。



尽管此时没有权臣,其实乱不起来。



田义闻言叩首:“臣谨遵懿旨。”



而床榻旁边的太医们,连施针的手都有些抖。



到底要怎么做?



尽力不知道能不能醒。



醒不过来是不是没尽力?



坤宁宫里的气氛压抑无比,连田义都是到了门外才能透一口气。



子时六刻,成敬和御马监掌印带着几个随堂太监手持腰牌离开紫禁城。



蹄声暂未惊动谁,但部分人已经听说之前郑府的动静。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成敬先去了沈一贯那边,他的左邻右舍听到他家的动静、见他深夜入宫会怎么想就不管了。



成敬还有個任务,去抬赵志皋。



不管病有多重,夜有多深,这已经不是寻常时刻了。



而赵志皋是首辅。



赵府白天就来过一回宫中内臣,但那时没有坚持。



现在,夜已经如此之深,叩门声再起。



睡在门房的家仆过了许久才不耐烦地在门内问起:“谁啊?这么晚了……”



他大概还在糊涂和起床气之中,大明一直有严苛的宵禁,这个时刻能来敲门的,岂是寻常人?



“司礼监秉笔成敬,有旨意!”



这句话管用,门迅速被打开。



成敬急迫地往里赶,语气不容分说:“快唤醒阁老!奉太后娘娘懿旨,召阁老入宫!咱家已把抬床带来!”



赵家门房看着果然有四个健壮太监抬着一个窄榻随他进去,慌不迭地前去禀报。



三家在京国公的府上,倒只用随堂太监去宣。



除了英国公和成国公,徐文璧心中是什么感觉就不用说了。



这一点,所有白天就进宫过一趟的人心情都很复杂。



还能有什么新情况?



礼部尚书余继登赶到午门外时,还见到了惊惶不定的两个翰林院编修。



他们是翰林院典诰敕官。



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