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9章、物议不休,所为何来?
/>
而王德完这科道“加特林”满血复活,对给了他恩典的朱常洛却不改本色,甚至更加来劲。



“陛下,三殿三门还是不能耽搁,此朝野众望仰祈之事。再有,登极诏颁告天下,臣等既感佩于陛下亲为表率、厉行节俭,又忧小民多艰……”



“……今日是赐宴,不议事。卿有事要奏,明日朝会上再议不迟。”



说是不议事,但像昨天赐宴之后一样,三位阁臣、九卿又被留了下来。



养心殿里,大家都呆在履仁斋。



这回,朱常洛很快到来。



众臣参拜之后,便是赐座。



朱常洛开宗明义:“昨日得申阁老密揭言朝野于登极诏不言蠲免事物议纷纷,适才已有一些臣工向朕面陈过。明日便是朝会,朕想先听听卿等怎么想的。”



沈一贯是首辅,他只是说道:“臣自当勉力安抚朝野,共体时艰。”



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臣肺腑之言,尽在密揭矣。”



王锡爵则拍板道:“多年来首次朝会,陛下初登大宝,朝会上可循旧例,只择要事数本呈奏。臣等议一议处置意见,陛下以为可,明日便依次奏对。陛下勿忧,明日朝会,定不能纷扰不休,有损朝仪!”



在英宗之前,由于朱元璋的勤勉、朱棣祖孙三人的水平都不错,朝会上其实议事很多。



英宗即位时年幼,才有了只选择几件事,内阁先票拟好教英宗对答的惯例。



这既是阁臣票拟权固定下来的开始,也是大明朝会渐渐趋于纯礼仪化、纯让百官能见见皇帝的开始。



三个阁臣说完了,其他人暂时都不开口。



朱常洛则说道:“朕素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向来是堵不如疏。朕现在想知道,登极诏不提蠲免,朝野何以物议纷纷?沈阁老,何以要勉力安抚?”



沈一贯直接被点名,他只能看了看皇帝,而后说道:“其一,历来新君登极,概有恩赦蠲免,此君父施恩于天下,以示新朝必有仁政;其二,连年征战,两宫三殿大工,诸办征派,天灾兵患,此前税监为祸地方,诸省虽实情不一,然积欠均已不少;其三,献俘在即,三军待赏。大典连连,耗费巨万。转眼又是年底,边饷、官俸,哪一样都不能少了。登极诏不言蠲免,朝野自然担心朝廷财计艰难,甚或要加征赋税。”



朱常洛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大司农,伱掌户部。若是降恩蠲免诸多积欠,明后年财计将如何?”



陈蕖闻言站了起来,心里有点发虚:“臣实言回禀陛下,这要看蠲免哪一些。依往年来看,纵有诸多蠲免,赋税上也不致大有起伏,田赋反倒应该会多一些。只要再无战事急需粮饷,户部还是能想办法的。”



“有蠲免,田赋还会多一些?”



“……诸多府州,往年皆有积欠。每岁征解,部分填往年欠额,部分是今年实缴。若积欠有所蠲免,则实缴额就会多一些。”



“那是账目上的数字罢了。”朱常洛平静地说道,“抛开这些计入往年和当年的数目不谈,朝廷财计问题,在于蠲免与否吗?”



申时行脸色一变,站起来说道:“陛下,蠲免非为财计,实为民心。”



“若是为民,怎么从来没人奏请蠲免一些金花银?”



这话一出口,殿内许多大臣脸色骤变。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