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卷二第9章:回村
东有粮和大郎一听端王要征兵,都吓得不轻,下意识的想问东溟子煜怎么办,发现他不见了,一下子就慌了。



东有粮压着气息问道:“你四叔呢?”



大郎声音都颤了:“不知道啊!”



“二哥,大郎,快过来!”东溟子煜声音从后面院子里传来。



东有粮和大郎齐齐松了一口气,忙跑了过去。



门脸铺子的后头是个小四合院,住人、做仓库用。



东溟子煜从一个门口走出来,示意二人过来,然后又转身进去。



东有粮和大郎对视了一眼,快步跟了进去。



东有粮急急地道:“四弟,衙役们去征兵抓壮丁了,咱们快回去吧!”



大郎也道:“是啊!”



东溟子煜道:“现在天都快要黑了,他们身上有粮食和水,怕被抢不敢走夜路的,只会先通知附近的村。咱们村离的远,不急。



我知道东家在这仓库里挖的有地窖,藏一些贵重的布匹用,看样子没被饥民发现,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吃的东西。”



说着,挪开一个空了的柜子,果然露出一块陷入地面下的方形木板。



东溟子煜抓住木板上的铁环,将木板提起来,露出一个入口,入口处放着木梯。



几人下去,东溟子煜点燃火折子,地窖一下子就亮了。



大郎发出了一声惊呼声:“好多东西!”



只见,一排排的货架子上一层层的码放着东西,用青色麻布盖着,很整齐的样子,时间长了,落了一层灰。



东有粮揭开青麻布一看,都是布匹,有丝绸,有棉布,有麻布……



应该是这些货买不了又带不走,就藏这里了。



颇为失望地道:“布不当吃喝啊!”



突然,大郎又惊呼一声,“粮食!米!面!”



东有粮眼睛一亮,激动地跑过去,只见在最后一排货架子的旁边放着四个布袋子。布袋不大,每个也就二十来斤的样子。



扒拉开袋子一看,里面是稻米、黍米和白面,当下一把抱住粮袋子哭了起来。



大郎也哭了,“太好了,我们不会饿死了!”



他们太激动了,都没注意粮袋子很干净,一点儿灰都没有。



东溟子煜眸光闪了闪,从货架子上拿下一匹棉布,开始撕开,“咱们缝制些小布袋,将粮食分开,系在腰上、腿上,背在背上,不容易被人发现。”



东有粮抹了一把眼泪,“对对,即便是遇到抢夺的,也不至于都被抢了去!”



布店也卖绣线和绣花针等零碎物件儿,缝布袋也不需要技术,三个男人不一会儿就封了七、八个小布袋。



将粮食分开,三人互相帮忙,用布将小布袋将粮食缠在身上,外面穿上肥大的衣裳,一点儿都不显眼,就是看起来壮了一些。



东有粮又顺手扯了几块棉布,都撕成一块块儿的叠好,“拿回去给他们做衣裳,若是碰抢劫道的,扔两块布料。他们得了东西,一看不是吃的,也不会跟咱们拼命。”



大郎想起娘和三丫的衣裳都破的不成样子,也拿了几块,用破青布做包袱裹起来背在背上。



三人记着抓壮丁的事呢,赶紧出了地窖,将一切尽量恢复原样。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三人急急地出了镇子,边走边就着水囊里的水吃了地瓜。



东溟子煜看到干裂的野地里有人影晃动,仔细看去,是有不少人在跑动。



他们拖家带口的,背着包袱、锅、铁锨、草席等物,一看就是要去逃荒的。



大郎也发现了,怕怕地道:“二叔、四叔,有人!”



东有粮小声道:“看到了,应该是不愿意去当兵,拖家带口去逃荒的。有的人觉得当兵管饭,活一天算一天,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血路。



但有的人,宁愿死也要与家人死在一起,宁愿离家背景带着一家去逃荒,也不要舍下家人,自己去拼活路。”



“站住!抓住他们!再跑杀无赦!”有衙役在后面追那些逃走的人。



这里是平原,又是赤地千里,根本无处躲藏,很快就被追上了。



双方起了争斗,铁器的磕碰声、衙役的喝骂声、惨叫声,妇女孩子们的哭喊声……



东溟子煜没有去施以援手,他作为曾经的上位者,脑子里都是主旋律。都不去当兵,谁来保卫国土保卫家园?谁来开疆扩土、夺取政权?



统治者的历史,是用千千万万条士兵的生命铸就的。



当然,他初来乍到,还没弄清这个朝廷的时局,他作为一个最底层的农民,不会没头没脑地去给别人拼命。



他看路上拖家带口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盯着他们背上的包袱。他决定不从路上走了,从荒地里穿过去,尽量走直线距离。



加上惦记村里有没有被征兵心里急,回到村里,比来时快了将近一半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