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979黄金时代》 第761章 1986
新的一年了!」



「新年第一天,一柱擎天,是个好兆头!」



1月1日的早晨,陈奇睡到自然醒,看着窗外的小区环境不禁感慨,觉得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饱满,面色红润,头脑清明,去庙里掷杯都能掷出圣杯来一一当然他是国企干部,不能干这种事情。



东方公司已经离开了银都宿舍,全员搬到荃湾的一处住宅区。在此买了几十套房子,标准是五百尺/套,另有几套千尺的干部房。



每平尺约500港币,20多万一套,后世是600多万一套。



这些全是东方公司的固定资产。



东方公司在香港的人员也很少,根本住不满。条件设施都不错,交通便利,



与银都不同的就是房子分散,有的是邻居,有的不是了。



陈奇住上了香港人梦寐以求的千尺豪宅,也不用怕被听窗根了。



小莫小杨、谷薇丽自然跟随,江智强住自己的房子。与银都分家后,这边的主打明星就是李连结、梁佳辉、邱淑珍和李赛凤了。



另有郑则仕、林岭东、韦家辉、关礼杰、吴振宇、计春华等人,以及被挖过来的刘青云。



刘青云20岁,家境一般,但不算贫困。皮肤黑,身材高大,已经演了两部电视剧,过来是一脸懵逼的。陈奇见了他一面,还年轻需要磨练。



此人戏路其实很宽的,能正能邪,能演喜剧,而且接地气有观众缘,还能化身「市民刘先生」。



不知不觉,陈奇已经把《大时代》凑的差不多了。



上午8点多钟,他吃了饭,坐车赶到了南华戏院。傅奇、施楠生、江智文和其他戏院的老板都在,从今日起,全新的双南院线亮相。



「里啪啦!」



「里啪啦!」



为图热闹,那些小老板特意请了舞狮队来助兴,两只南派大狮子上下跳,



伴随着鞭炮声,确实有开张大吉的喜庆。



众人在戏院门口合影,邀请了不少记者和影评人。



跟着一块进了戏院,看了新双南院线的第一部片《卫国军魂》!



其实就是《高山下的花环》,引入香港改了名字,这部片拿了346万的票房,



在原时空是大陆电影在香港票房最高的一部。



这片子确实好,无论大场面小场景,无论宏大叙事还是个人意识,都塑造的极为出色。



导演是谢晋。



又得说一句,他与谢铁黎并称「二谢」,谢铁黎进入80年代逐渐拉跨,谢普却达到了创作巅峰,《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等。



「怎么样?」



陈奇问。



文隽作为影评人也来观影,赞道:「作为一部电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但里面透露出的那种,你讲的——”



「主旋律!」



「对!里面的主旋律色彩还是过重,会赶跑一大批观众,不过冲着战争场面仍然有人会来看。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部片的。」



香港很多人的身份比较杂,编剧、影评人、导演、制片、老板什么都干,文隽便是其中之一。



他是本土少有的希望拥抱大陆的电影人,曾经公开批评金像奖排外、人情票太多。他还给《阳光灿烂的日子》投过资金,被姜闻坑的不轻。



他点评了一番,顿了顿,道:「陈先生,你昨日讲建立编剧工会,我思考了一晚上,觉得可以搞,但有些问题。」



「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比如既写剧本又做导演,那他算编剧还是导演?」



「都可以啊!初始阶段太复杂的机制不要搞,就两点:第一,写剧本不给钱,我们帮忙协调;第二,每年评一个最佳剧本奖。”



「就这么简单?不收年费?」



「刚组建就收年费,谁加入啊?收个入门费就k,先立起来再说。」



「这样倒是简单。」



文隽又思索一会,道:「好,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支持你!」



「你认识的人多,那就拜托你去联络,成员越多越好。我们争取在上半年就把工会筹建起来。」



「那你要做发起人才行,你最适合,别人都没资格的!」



文隽嘴上笑着,内心有些异。



他起初听这个事情,以为左派要变相捞钱:先借个好听的名头成立工会,会员每年缴纳会费,左派自己掌管,那不就是捞钱嘛?



此刻又觉不像,陈奇是认真做事的人,如果真能给编剧建立保障,确是功德一件。



港片不重视剧本,不代表写剧本的人自己不重视,谁都希望写出一部完整优秀的作品。奈何环境急功近利,容不得你细细打磨,只能快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