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979黄金时代》 第1180章 大清朝都没你们能行
第1183章 大清朝都没你们能行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各异。



广电、文化部的习以为常,影协的见怪不怪。尤其那位于晓同志觉得很不妥,但瞅瞅别人都没吭声,也暂且忍住。



李行眼皮一跳,依旧保持着礼貌的笑容,道:“这样简单的拒绝很伤感情,陈先生能否说明原因?”



“可以!”



陈奇一点都不卡壳,巴拉巴拉跟机关枪一样:“两岸三地导演会,我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促进交流。大陆与香港已经水乳交融,你们想加进来,应该是我们对你们进行考察,合格了才能加入,而不是你在这儿牵头提议。



你觉得大陆、香港、台湾可以轮流做东,也不具备可操作性。我们的许多大导演自身都有职务,比如吴怡弓导演,上海电影局局长;谢铁黎导演,全国高官会委员。



台湾能让他们入境么?如果不能,那缺少他们的导演会又有什么意义?”



“至于金马奖,我知道你们除了颁奖,期间还有展映活动。我都不说参赛,只说展映,我们能带电影入台么?”



“我会尽力而为!”



人过去、人和电影一块过去,这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尺度。李行确实想推动两岸开放,对“人过去”有信心,对“电影过去”还没法保证。



“那我也丑话说在前头,既然不能带电影入台,我们的人去金马奖干什么?看热闹?那参不参加又有什么意义?你说的两点其实都很虚,并不实在。”



陈奇说了这句话,广电的暗暗点头,光人去的确没啥意思。



而下一秒,陈奇又道:“更何况,金马奖那种小奖我们不参加也罢!”



小奖?!



李行是台湾电影界宿老、金马奖主席,刷的就上头了,面色一沉:“陈先生请注意言辞,金马奖1962年创办,快30年的历史。我不敢说是华语电影最高奖,但其权威性、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



“30年历史一半是靠香港,有什么可吹的?”



陈奇毫不客气的揭老底,道:“台湾从1985年起封杀港片,之后市场一路跳水。因为你们不会拍商业片,文艺片又没人看,萧条的门可罗雀。摆在你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让好莱坞片大举进去,要么达成两岸三地融合,让港片重新入台,否则你们只能等死。”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现在都希望交流开放!”



“过去?李导演讲台湾电影史肯定没提自由总会吧?你们自由总会欺男霸女、打压左派的时候,我可没见你们露面!你说过去了,行!我现在想去台湾看看,我能不能去?”



不等他们回答,陈奇道:“当然不能了!你们一边说都过去了,一边还挂着我的黑名单?不能这么不要脸!什么时候我能入台,我就相信你们的诚意。”



“陈奇同志,两岸关系始终在发展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环境,你这样说有点过分了。”



出声的竟然是于晓,他已经变得十分慌乱,万万没想到火药味这么浓,之前和乐融融的氛围一下子就没了,就没了。



“……”



陈奇用膀胱扫了他一眼,懒得理会,继续道:“我说说我的想法!首先金马奖我们肯定不去,我们可以在金马奖之后赴台。



同时为表诚意,我们邀请你们参加今年的金鸡百花奖,看看我们的颁奖礼。”



“我的构想是,两岸互相引进电影,给予一定配额,比如每年十部。当然我也清楚这东西很复杂,一步到位不太可能,可以先从影展铺路。



今年,我们的人要入台,实现两岸互访。



明年,我想设立海峡两岸电影展,在大陆搞一轮,在台湾搞一轮,公开售票,可以互相限制场次。先以影展形式交流,再向商业放映过渡。



在两岸正式互相引进之前,我们还可以用合拍片过渡。你们允许接触大陆资金么?”



“……”



张艾嘉看看没动静的李行,摇头道:“不允许!”



“那就从香港转,你们把资金注入香港公司,以香港公司的名义合拍。比如那个邱复生、徐风,他们不是都在香港设立公司了么?”



“最后是录像带!台湾最好马上开放录像带发行,你们心里有数。”



“你不能光提条件,我们能得到什么益处?”张艾嘉头疼。



“首先,港片不会重新入台,死了这条心。我们接下来要搞合拍片,让合拍片入台,也能提振你们的电影市场。”



陈奇没再说金马奖,因为合拍片不能参加金马奖。



张艾嘉抚着额头,不想说话,早知道会这样。



李行也很慌,活了60岁除了美国日本,没见过这样谈判的。



他思索着该怎么处理,略一沉吟忽地把目光望向于晓,这位最为友好了。



“陈奇同志,台湾文艺界第一次过来,没必要搞的火药味这么浓嘛!”



于晓果然开口,劝道:“两岸血浓于水,我们应该大气一点,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