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3章,功成名就(求订阅!)
目送肖涵母女离去,杨应文过了好一阵才回神,仍旧不敢置信地盯着李恒:



“李恒,你是不是会下情蛊?”



李恒翻翻白眼:“我要是会下情蛊,就给你和公猪下一对。”



“好好好!”缺心眼跳起来,拍手叫好。



肖凤掩嘴笑,每次跟他们同路,最快乐的就是两人斗嘴的时候。



杨应文瞪了张志勇一眼,“那你们这是什么关系?恋爱了吗?”



要是牵手就叫恋爱,李恒那当然是一百个愿意。



就算肖涵这腹黑姑娘事后害怕,那今天也是很大的进步了。



对于追求肖涵,李恒从来就不会按部就班出牌,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主打一个措手不及,不能给这姑娘有心里预测和反应的机会,这样成功率才会大增。



李恒认真说:“牵手就是我女人。”



闻言,杨应文罕见地沉默了,许久才说了句良心话,“希望你不要辜负肖涵吧。



还有,你们的关系最好短时间内不要曝光,等你将来学有所成了,这样更好一点。”



李恒明白,老抹布这样劝慰,是基于自己和陈子衿的传闻考虑,并没有错,算得上好朋友的忠玉良言。



他点了点头,“你放心,我有数,今天高兴,请你们吃粉。”



看肖凤要摇手,他立即补充一句:“不要为我心疼钱。”



知根知底的张志勇怪叫一声,“省毛线钱,老夫酸一路了,我要吃两碗。”



杨应文不太理解,“天天请客,你是真的捡钱了?



你要还是花奖学金的话,那我自己有钱,不用你的,你把钱留给你爸妈吧,你爸天天吃中药,常年累月下来也是一大笔开支。”



肖凤非常赞同这话:“李恒,你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男的就要一切都大包大揽,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都知根知底。



等将来你发达了,我和应文保准天天来你家里蹭吃蹭喝。”



李恒听得心里暖暖的,沉吟一会说:“既然知根知底,你们还不了解我么,没钱是不会打肿脸冲胖子的,不信你们问缺心眼。”



闻言,张志勇自豪地拍拍胸口说:“那是,我兄弟肯定是有钱请你们噻,要不然我这两月能心安理得蹭吃蹭喝?”



见肖凤和杨应文仍旧一脸迷糊,缺心眼按耐不住冲动,“恒大爷!要不告诉她们俩算了,都是自己人,我一个人憋得实在难受哇!”



肖凤问:“什么告诉我们?有秘密?”



李恒想了想,觉得今晚回去也要向爸妈摊牌的,今后村子里慢慢肯定也会知情,既然瞒不住,他索性痛快地点了点头:



“应文和肖凤不是外人,你说吧。”



张志勇嘴角都快咧到天上去了,“真说?你允许的哈?”



李恒笑着颔首。



杨应文瞅瞅两人,十分郁闷,“别打哑谜了,到底什么东西瞒着我们?快说。”



张志勇把书包放地上,双手叉腰站两女面前,一脸嘚瑟地表情道:“听好了啊,待会不许尖叫!”



杨应文要打人了,“哎,你烦不烦?”



张志勇嘿嘿一笑,道:“我兄弟是大作家!一本书挣了4000稿费。”



肖凤没反应。



杨应文同样如此。



张志勇俩眼珠子凑一块,好急好急地问:“不是,你们怎么没点反应?不激动下?”



杨应文说:“因为你把我们当傻子。”



肖凤没说话,但就是这意思。



“嗬!嗬!”张志勇气晕了,当即像倒豆子似地,一五一十把李恒写作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前后用时足足有5分钟。



这回听完,肖凤猛地转头找李恒,才发现这家伙正在对面的报刊亭买报纸和《收获》杂志。



两女对视一眼,齐齐问:“真的?”



张志勇像小鸡仔地点头,“如假包换,不然他怎么总是跑英语老师家呢,就是为了写作和打电话方便啊。”



肖凤吃惊问:“这么说你们英语老师也知情?”



张志勇难得这么扬眉吐气一回:“你这不是废话么?”



肖凤左转,杨应文右转,目光再次碰撞在了一起,眼里全是震撼!震撼!震撼!



原地傻站了好久,直到李恒买完报纸和杂志过来,两女才一齐看向他。



头一次在肖凤脸上看到这种夸张的表情,“李恒,你是《活着》的作者,是真的吗?”



李恒递给两女一份报纸,“是真的,不过替我保密啊。”



两女接过报纸,把头凑了过去,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直到钱跃进粉面店,她们都还一言未发地看着李恒,像看怪物一样,愣愣地,笨笨地,呆呆地.



李恒把手在两女跟前样了样,笑问:“还要坚持自己付钱不?”



杨应文深呼吸口气,又深呼吸口气,“不了,你当我是傻子吗,我才不付钱,我要吃狗大户,吃两碗!”



肖凤轻笑出了声,很认同这个理。



这顿粉吃得很和谐,气氛很融洽,两女好多问题想问李恒,却又不敢声张。因为四周桌子坐满了人呢,生怕把这么大机密给泄露了。



到现在,两女貌似有点同情张志勇了,这么大的事情,一个人憋着,多难受呀。



张志勇真吃了两碗。



杨应文和肖凤都有点晕车,饿坏了,两女合着吃了三碗,等于是一人一碗半。



当然,李恒作为吃货,份量肯定是不能比他们少的,同样干了两大碗。



吃饱喝足,家在金矿的肖凤先走了。



李恒抬头望眼天色,“天快黑了,你走路回家还要好几个小时,要不你今晚去应文家歇一晚,明天我们送你过去?”



肖凤拒绝:“不用,我二哥会在石桥铺中心小学门口等我。”



听到这话,几人落心了,肖凤家庭条件还算可以的,她父母都是金矿的双职工,有电话可以联系。



哪像他们三个,至今上湾村都还没有座机电话,平素想给家里报个平安都只能以写信的方式。



送别肖凤,李恒带着两人去农贸市场逛了一圈,可惜天色太晚了,卖家都收摊回去了,让他想给父母买点东西的心思只能作罢。



镇上到上湾村有十里路,虽然许多地段都是上坡山路,好在晴了几天,路面干爽,三人走起来倒也不费劲。



自从得知李恒是大作家后,杨应文就一直不怎么说话了,闷闷地跟在两人后头朝前走。



走了大半段,张志勇忍不住问她,“嘿嘿,你是不是觉得落差太大了,接受不了?”



没想到杨应文一点都不虚伪,很是坦诚地说:“确实有点儿,以前这家伙除了长得人模狗样外,我是各种瞧不起的。”



李恒面皮抽抽,“我又没得罪你,你凭什么瞧不起?”



听到这话,杨应文立即发扬了斗鸡公精神,“我为什么瞧不起你?你心里没点数?宋妤、肖涵和子衿,你要是挑一个一心一意对待,我会看不起你?”



李恒辩解:“我可是个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