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8章宝物乱人眼
这批宝物规模和种类,远超李衍预料。



后殿空间庞大,烛火通明,香案层层叠叠,西岳大帝神像高耸,肃穆的面孔在火光中幽暗不定。



这里已经过改造,出售的法器灵材分门别类,每片区域,都有道人看守。



当然,他们守在这里,并非防范偷窃。



在场之人,皆代表玄门正教,不是门中长老,便是占据要位,哪会有小偷小摸之举?



一旦被抓住,恐怕会沦为整个玄门笑柄。



他们的任务,是登记造册。



想购买什么,报上姓名及所需数量,付钱交易后,便有纯阳宫道人送往住处。



那些数量众多的法器灵材,均清晰标注了价格,只需依照定价购买即可。



这便是对玄门正教的优待。



他们挑选完,才轮得到法脉和旁门。



越往后,物品数量越少,众人争夺时,也难免会抬高价格。



但对于一些珍贵孤品,即便玄门正教之人,也不得不竞价购买。



当然,李衍只是稍微震惊,便立刻收敛心神,四处观望,寻找自己所需之物。



很快,他便发现规律。



大殿内宝物看似琳琅满目,实则整齐有序。



以西岳大帝神像为分界,左侧摆放法器,右侧放置灵材,而灵材又以金银铜铁锡铅汞规律排列。



如此摆放原因,他听万掌柜说过。



这是大宣朝工部对于金属的简单分类,源于《管子·地数篇》,被称为管子六艺。



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走向铜部。



只见下方整整齐齐,依次排着几行炼好铜锭,皆刻有铭文,标注了锻造和入窖时间,周围还有云纹八卦,看上去就颇为神秘。



而在更上方,则是一些天然形成的纯铜,颜色形状都很不规律,且各具特色。



铜这种金属,一般都需从矿石中提炼。



若能天然形成,定是不凡之物。



李衍抬头打量,很快便找到首山铜精。



此物状似陨石,呈不规则椭圆,微黄发黑,上面还有蜂窝般坑洞,而且也清晰标注了来历。



李衍查看旁边卡片,只见上面写着:



此铜出洛阳偃师首阳山,传为道祖隐所,有“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之谓…



其山逶迤壮丽,顶有石受天雷凿击而崩裂,铜精现世,经百年雷击,化为天灵地宝…



宝物一成,自有异象。周遭乡民云,夜间常见雷虎满布山林。大兴朝时,有憋宝人往,费数月取宝。大宣朝立,藏于华山灵窍温养。



好家伙,来头这么大!



这东西可上手查探,李衍忍不住上手抚摸,还未碰到,便有静电噼啪作响,让他头发也为之竖起。



当然,这种已经摘取的天灵地宝,福运已然沉淀,好似果实,只有刚成熟时,大罗法身才能吞噬其中福运。



李衍看了一会儿,便不舍地将其放下。



像这种宝贝,肯定价格不菲,再看前方木盒内,已放置了几根竹筹。



旁边道人看到,微笑道:“道友无需着急,此物待会儿叫价,放入竹筹即可。”



此物蕴含雷陨,争夺者肯定不少,也不知价格会飙到多高,李衍心中忐忑,但还是毫不犹豫将领到的竹筹放入其中。



随后,他又向下查看,很快找到权万忠所需的白铜,已炼成铜锭,质地看起来和银子颇为相似。



所谓白铜,又称“鋈”,算是一种合金。



东晋《华阳国志》中便有记载,以滇州出产最为有名,被称为滇白铜。



此物也相当贵重,《旧唐书》提到,唯有一品朝臣拉车的牛身上,才可以白铜作为饰品。



自秦时起,便有海外商人不远万里前来求购,被称为神州银,香火供奉百年,已成灵材。



一斤售价:五百两。



好家伙!



虽有预感,李衍看到后还是暗自咋舌。



白铜虽然珍贵,但这价格足足翻了不知多少倍。算下来,五十斤需要两万五千两。



权万忠掏空身家凑了三万两,若是等到第三批购买,恐怕还要涨不少,怪不得师徒二人四处求情。



也不知此物到底用来作甚…



李衍想了一下,便要取出竹筹。



旁边道人连忙拦住,微笑摇头道:“道友,此物无需竞价,说清楚要多少便可。”



李衍点了点头,定下五十斤数量,随后点齐银票交给道人。



忙完这个,他又往放置花钱的地方跑去。



此次开窖,花钱便是重点,所以聚集了不少人,种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