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37章洪流将起
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监正元丰与严九龄,匆匆整理袍服,几乎是带着全体格物、玄工二科学员,乌泱泱迎至了书院那扇新漆未干、寓意“格物致知”的朱漆大门前。



阳光透过云层,恰好照在门前新铺的红毡上。



元丰穿着簇新的五品青色团领鹤补朝服,严九龄则难得换上了一身藏青缂丝儒生常服。



所有人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远处渐行渐近的车驾上。



并非御赐的明黄,而是一乘并不张扬但质地精良的紫檀木四人抬官轿,前后簇拥着十几名身着褐衫、气息沉稳精悍的亲随家奴。



轿子稳稳停在书院正门前。



未等元丰等人上前寒暄,一名亲随已麻利地打起轿帘。



一只描金绣蟒的大红宫靴踏了出来,随即是身着同样猩红描金蟒袍、头戴三山帽的身影。



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赵无咎。



他依旧是那样,面容清癯,白发枯槁,布满老人斑,一幅命不久矣的摸样,完全没有传闻中大宦官的横肉煞气。



只一双细长眼睛扫过众人时,锐利得如同能看穿五脏。



“见过赵公公!”



以元丰为首,众人齐刷刷躬身作揖,面露恭敬。



赵无咎走出轿子,目光在排场十足的迎接场面——从整齐列队屏息的学子,到躬身作揖的主要人物,再到地上新铺的红毡——缓缓扫过一圈。



他那平静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只是缓缓抬了抬手,动作轻描淡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诸位大人,这是做什么?”



赵无咎的声音不高,沧桑嘶哑,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寂静的空气,“咱家不过是皇上的一个老奴才,奉旨办差,路过书院,顺道看看。这般场面,可真是折煞老奴了。”



“老奴——担待不起啊。”



他最后几个字,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讽意,目光落在额头沁汗的元丰和强作镇定的严九龄脸上。



元丰和严九龄脸上堆起的笑意瞬间僵住,准备好的奉承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



说实话,他们也憋屈。



书院筚路蓝缕,本来就忙得一塌糊涂,原本以为开院大典和招生结束后,就能安心工作,先让书院运转起来。



谁知,这还没两天赵无咎就来了。



这位的凶名,朝堂上下谁人不知,他们岂敢怠慢。



见他们噤若寒蝉,赵无咎微微摇头,开口道:“二位大人都是实在人,朝堂这些腌臜事,你们不必理会,都是为皇上效力,咱家也不会允许其他人来给你们添堵。”



监正元丰松了口气,侧身抬手道:“赵公公请。”



众人来到“天圆地方”格局的中央广场,赵无咎向前踱了几步,目光扫过周围大殿,又投向高耸的神像,嘴角勾起个满意的弧度:



“‘燧轮水火真君’……好东西啊。圣上最近,可是时常向老奴提起这新晋书院祭奠出来的‘新神’”



“元监正,严大人,不知可否借个清净地方,讨杯茶水喝?老奴,倒有几个小小的疑问,想请教一二。”



他话说得客气,但那股隐含的威压和背后的“圣上”二字,让元丰和严九龄心头那根弦,瞬间绷得更紧了。



“公公请。”



众人来到偏殿坐下。



待侍者奉茶后,元丰小心翼翼拱手问道:“赵公公此来,可是圣上有什么叮嘱?”



“不急。”



赵无咎平静喝了口茶,“听闻十二元辰的李少侠也在书院,不妨将他也请来,到时一块儿说。”



元丰和严九龄听罢面面相觑,不知找李衍做什么,但既然赵无咎已经说了,他们也只好照办。



李衍踏入偏殿时,脚步猛然停下。



他能感觉到某种威胁。



没有半点杀气,却像是踏入了猛虎领地,后背发凉。



抬头望去,但见阳光穿过雕花窗棂,在光滑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斑。



监正元丰与严九龄分坐两旁,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而那位身着猩红描金蟒袍的司礼监大太监赵无咎,正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静静望着墙壁上悬挂的一幅《老子出函谷关》画。



听到脚步声,赵无咎缓缓转身。



那张枯槁如老树皮、遍布深褐色老人斑的脸上,一双眸子却锐利得如同淬过寒冰的黑曜石刀锋,精准地落在李衍身上。



没有摄人的气势外放,却让李衍骤然一凛。



这老太监…深不可测!



李衍瞬间警铃大作。



作为活阴差,他比寻常修士对气息更加敏感。



眼前的赵无咎,给他的感觉极其怪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