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25章
听到沈行知的问话,陆游并没直接回答,而是看着他反问道:



“如果这事儿由你来定的话,你想怎么办?”



陆游问完了之后,沈行知的表情顿时纠结了起来。



纠结了一会儿之后,他脸上的纠结突然全部散去,看着陆游认真的说道:



“大人,这蒸气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改进的空间巨大。



现在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将来一旦我们攻克了风箱连续运动的难题,这些旧的设备必将全部淘汰。



那样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



因此,下官的建议是,现在只能小批量的生产一些。



而且,生产出来之后,设备安装到哪里,我们就把研究的场所搬到哪里,这样可以便于我们继续研究。”



沈行知说完了之后,陆游皱眉问道:



“你想好了?



官家之前可是承诺过,等我们把这个蒸气器搞出来之后,就要给我们加官进爵。



你的家祖沈括大人官至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但自沈大人之后,你沈家已经连续三代没再出过能进中枢的大员。



你们沈家,也因此而有了没落之像。



反正这个蒸气器的缺陷只有我们二人知道。



而且,官家、娘娘包括元帅他们,明显都对我们这一次的研究非常的满意。



我们现在只要把这个功劳认下来,马上就能加官进爵。



你们沈家,也会因为你而再次兴盛。



甚至,将来我们再把那个难题解决掉的话,就又是一次大功。



说不定,还能再次升官。



至于浪费的那些钱财嘛,反正是由朝廷和娘娘两人买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把这个缺陷讲出来,就等于承认了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完成。



刚才本官所说的那一切,可就都成为泡影了。



你真的决定这么作?”



陆游的话说完了之后,沈行知的脸上再次现出犹豫之色。



这一次的犹豫,比上一次的犹豫更长。



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沈行知再次坚定的看向了陆游。



“大人,下官想好了。



家祖留下的手札之中,第一句话便是,格物之道,重在本心。



这蒸气器明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现在大规模生产,是对朝廷公帑的浪费。



下官,不能这么作。



哪怕因此会错失官家的赏赐,下官也不能这么做。”



沈行知坚定的说完了这一番话之后,陆游马上凑到他耳朵边上,低声而愤怒的说道:



“胡闹!”



骂了一句之后,他便一脸嘲讽的看向了沈行知。



“沈行知啊沈行知,你清高!



你了不起!



什么狗屁的格物之道最重本心,你考虑过本官吗?



本官在太学之时,便是太学最优秀的学子。



而且本官还未入仕之时,便以观察使的身份亲临前线。



之后,更是随着岳元帅南征北战。



本官好不容易才得了岳元帅的赏识,主持火炮研究



为了干好这个差事,本官当年在研究火炮的时候,甚至差点儿丢了性命。



本官付出了这么多,才得以主持军器监。



这一次,只要能再进一步,工部尚书的位置,本官也未必不能碰一碰。



到了那个时候,本官就是大宋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工部尚书。



有了这份成就,将来入阁拜相简直是手到擒来。



你想因为你的那点儿清高,就毁了本官谋划的这一切?



你休想!”



说到了这里,陆游又一脸阴险的看向了沈行知。



“沈行知啊沈行知,你现在最好是乖乖的跟着本官一起去谢恩领赏。



看在你有些才华的份上,本官以后会不吝提携于你。



但你要是不识相的话,那可就别怪本官对你不客气了。”



陆游阴恻恻的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沈行知整个人都呆住了。



当年他搞出来四轮马车之时,也曾意气风发的觉得自己是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虽然那时候连个官身都没有,但看到同龄人之时,也不自觉的有了一种一览众山小的骄傲。



但有一个人,他一直都不敢忽视。



这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