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2章 新的谶语又出现了
“裴卿家,谶语之事你怎么看?”



眼看谶语的事在江都城越传越广,最后还将自己位高权重手握重兵的女婿秦昇给牵扯进来,杨广哪里还坐得住,当即派身边的宦官去传召内史令裴世矩进宫,一见面便问起他对此事的看法。



裴世矩沉吟许久,而后才缓缓开口道:



“陛下,依老臣之见,此事或有蹊跷!”



“哦?裴卿家不妨说说看,此事哪里蹊跷了?”



听到就连裴世矩这个老狐狸都认为谶语之事有蹊跷,杨广面色变得越发凝重,当即继续追问下去。



裴世矩轻轻点点头,随即又不急不慢说道:



“难道陛下不觉得诡异吗?针对陈将军的谶语出现没几天,江都城中便开始盛传一些风言风语,矛头直指齐国公,说他就是编造谶语污蔑陈将军的幕后黑手。”



杨广似乎听明白裴世矩的言外之意,忍不住微微皱起眉头道:



“裴卿家的意思是,有人在编造谶语,表面上是为了污蔑陈棱,但实际上是为了对付秦昇?”



“不过一切都只是老臣的猜测,至于真相如何,就看陛下如何圣断了。”



可像裴世矩这种老狐狸,又怎么会轻易下定论呢,三言两语又将问题抛回给了杨广。



杨广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他心中也觉得裴世矩说得很有道理,先是针对陈棱的谶语无端在江都城流传,而后舆论的矛头又开始莫名其妙指向与陈棱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秦昇,怎么看都像是有人在幕后操纵着一切,目的就是让自己身边的最后两个统兵大将相互敌视,甚至自相残杀。



可事关到大隋江山,他又不得不慎之又慎。



想到此处,他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随即唤来一名宦官,命他立即前往宣城,宣右御卫将军陈棱回江都述职。



随后,他又命人草拟了一道诏书,命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立即赶往宣城,接管陈棱留下的两万多江淮士卒。



裴世矩将一切看在眼里,虽说没有出言劝阻半句,但心中还是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其实陛下心中很清楚陈棱很有可能是被人陷害的,可陛下还是毫不犹豫让陈棱解职回江都,只为保大隋江山万无一失,完全没想过此举会不会让陈棱心寒。



给这么一个君王做臣子,实在是太累了。



可杨广却还是有些不放心,看了裴世矩一眼,又唤来一名心腹宦官,在他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目光还时不时看向裴世矩的方向。



虽说裴世矩听不到杨广跟宦官说了些什么,但心中不难猜到他说的话很有可能与谶语相关的另外一人秦昇有关,十有八九是命人去暗中监视齐国公府,以了解秦昇的一举一动,看看自己这个女婿是否当真与谶语之事无关。



看来,大隋的驸马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就在裴世矩想着要不要告辞而去,好置身之外之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了御书房,高声禀报道:



“启禀陛下,城中又出现了新的谶语!”



“什么?新的谶语!”



一听到城中又出现了新的谶语,杨广面色不由微微一变,随即冷声追问道:



“新的谶语内容是什么?”



这名侍卫略一沉吟,随即沉声念道:



“夏暑冬寒杨柳折,春阴秋寒日高升。”



听到“杨柳折”三个字,杨广面色不由一沉。



杨乃大隋国姓,谁都知道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而且“春阴秋寒日高升”这七个字让他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想都不想,便命身边的宦官去传唤自己养在宫中的方士,让他们立即赶来御书房为自己破解这两句谶语的含义。



裴世矩则是在心中将这两句谶语默念了一遍,心中不由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显然,他已经隐隐猜出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若当真是他,心思还真是深沉得可怕。



若是如此,对于此人,他们裴家只能交好,绝不能得罪,否则会给他们裴氏一族招来灭顶之灾。



虽说内心此刻闪过了无数念头,可裴世矩面上却依旧是古井不波,波澜不兴,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



不多时,几名方士匆匆赶来御书房。



杨广不等他们几人向自己行礼,便递给他们一张写了那两句谶语的纸张,要他们立即破解出其中的含义。



这几名方士对着这两句谶语琢磨了片刻,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一个个神色都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他们几人交换过目光之后,其中一人大着胆子向杨广禀报道:



“陛下,如果我等没有断错的话,‘杨’应该指的是陛下,而‘春阴’即无日,‘秋寒’即无火,合起来就是一个‘秦’,至于‘日高升’则是一个……”



“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