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4章 不能说的秘密
按照程时的记忆,今天莫斯科地铁会发生一件大事。



陆文渊敏锐的感觉到了程时异样,却不好在这里问。



吕将军带来的技术人员上去把几架飞机检查了一下,拔了钥匙,关了门,下来,跟马克西姆说他们明天来直接开走这六架飞机回国,请马克西姆帮忙加好油。



还好这一次来的人都很强,吕将军,陆文渊和另外两个成员都能开战斗机。



如果不飞越其他国家的领空,莫斯科到东北直线距离3400多公里。



苏-27以9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正常油量航程2200多千米,最大油量航程3600多千米,也就是说加满油,是可以飞回去的。



马克西姆满口答应下来。



来的时候赶时间,谈判团是打车来的。



现在回去,吕将军说为了省钱,坐地铁回去。



因为太远,再叫的士过来,怕会被漫天要价。



程时说:“别坐地铁了。出打车的钱,我来出。”



吕将军皱眉刚要问。



陆文渊对他使眼色。



吕将军立刻改了主意,说:“那行吧。打得到再说。”



程时给伊万诺夫打了电话,叫他派几辆的士车来接一下他们。



伊万诺夫嘲笑程时:“你竟然也有这么胆小的时候,连地铁都不敢坐。我们的地铁是全世界最安全的。”



程时:“少啰嗦,我坐地铁回去要坐二十几站,累死了。”



伊万诺夫:“我给你派四辆车。我请你。”



程时:“神经。让你请,司机哪敢收你的钱。我会照付打车费,你就帮我调司机过来好了。”



半小时后,车来了。



陆文渊和吕将军把程时夹在中间,挤在一辆车上,让章启航坐副驾驶座。



陆文渊问:“说吧,怎么回事。”



程时回答:“没什么,就是累了,不想坐地铁。”



他们立刻意识到,这个事情就算连司机都不能听。便没再追问。



他们的车路过地铁站时,忽然看到几个通风口都在冒烟。



无数人争先恐后的从地铁站里跑了出来。



地铁站外一片混乱。



好多人停下观望。



路上人和车都在惊慌乱窜,司机不得不减速,顺便问了问路边刚跑出来的人:“怎么了?”



那人说:“起火了。还有爆炸声。我也不知道。不要问我。”



然后跑了。



章启航他们一起回头看着程时。



程时一脸无辜:“不关我事啊,我一上午都跟你们在一起啊。昨天我都没出门。”



三个人又抿嘴转过去望着前方:说的也是。这小子有再大的胆也不至于干这种事。关键也没有必要。



好不容易从拥挤路段开出来,他们发现一路上所有通风口都浓烟滚滚。



有几个还冒出火苗。



讲道理,地铁的隧道就是个横着的烟囱。



如果着火的时候地铁没有及时停下来,会引发“活塞风”,风速速度可达5到10米/秒。



火源前面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涌入火灾区域,加剧燃烧,一点点火星就能变成大火苗。火星会顺着风向往后跑,灰烬也能重燃。



所以几秒钟就能从头烧到尾。



如果列车立刻紧急制动停车,活塞风会消失。



但是火灾产生的热量仍会驱动烟囱效应、特别长隧道或深埋隧道,垂直高差越大,烟气会沿上坡方向迅速蔓延,甚至通过顶部竖井喷发至地面。



地面的多个出入口高度差会形成“天然烟囱”,从低位出入口吸入冷空气,从高位出入口排出热烟气,加速气流循环。不停的有新的氧气补充,让火一直熊熊燃烧。



发生火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死于吸入高温有毒气体。



而在隧道里,高温烟气会沿隧道向上坡方向或出入口扩散,优先占据隧道顶部空间,并逐渐向下“沉降”,封堵后方乘客的逃生路径。



相比于正常火灾05到1米/秒烟气扩散速度,烟囱效应可使烟气流动速度达到2到4米/秒,这会让烟气在几分钟内从一个着火点往两边迅速蔓延至数百米外,像个恶魔一样,吞噬一个又一个地铁站和隧道。



这样逆向流动的烟气也会让救援人员难以进入火灾区域,消防水枪的射程和压力也会受气流干扰。



莫斯科的地铁设计老旧,压根没有后来的“火灾模式”和自动救火系统。



正常通风系统与烟囱效应叠加,加剧了火势和烟在整条地铁线蔓延的速度。



本应该救命的设备,却成了绞杀生命的利器。



地铁里是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