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君子迈兮音尘阙
当她回府后,姨母告诉林心,这些日子就不要出门了,姨母说,:“快入秋了,季节更替,你这样跑来跑去的,万一过了寒气,可就不好了。”



林心知道,是皇后的事还没完没了,姨母不希望林心再整日去打探消息。



林心不敢问,就是怕自己和孟极的关系牵连黎侯府,若是哪一句没说好,廷尉中执法就别想干了。



可是从皇后被废,楚服服诛以后,一切都静了下来,皇上也不再提起此事,窦太主等外戚一族都胆战心惊地等待着。



表面大家都蛰伏起来,可是私下的走动开始加剧。



林心在府里不能出门,心情一日焦躁过一日,从孟极离开到现在,已经整整四个月了,一封他的书信也没有。



一开始她安慰自己是因为孟极刚去不熟悉,后来她告诉自己是因为一切情况不明,孟极来不及给自己写信,现在她不知道要如何告诉自己,孟极没有回音是为何。



她提起笔,给孟极写了一枚竹简,她说马上入秋了,打算叫人来定两套衣服入冬穿,她不知道孟极冬天喜欢什么颜色,还问他绛紫色好不好,她还想做一套檀香色的,还是用自己的深衣颜色做孟极的衣襟。



下午林心便立刻叫人将自己绕好的竹简送到绛邑侯府,她感觉自己一刻都不想再等了。



*



直到八月底,林心还是没有等到回音,她坐在案几旁发呆,姨母不让出门,自己只能听命,更何况自己出去了又有什么用,现在全靠那些掌握着权利的人们桌子下面的拳脚功夫了。



四个多月的时间,不知道孟极怎么样了,他一个人远在天边,会不会失去了那些笑容和快乐。



林心拿了竹简,写上“君子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她还等孟极回来成亲,她现在就要嫁给他,林心在竹简最后写上“结心相思,毋见忘”,她怕他忘了,自己还在等他。



*



这边刚忙完地震、旱灾、蝗灾,皇上又立刻派遣昭泽与汲黯一同前往濮阳,疏通陈北水道。



践行时汲黯也不避讳,直言现在的朝政。



汲黯道:“皇上现在任用公孙弘等内怀奸诈而外逞智巧之流,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



而又重用张汤,刀笔吏专苛究深抠法律条文,巧言加以诋毁,构陷他人有罪,使事实真相不得昭示,并把胜狱作为邀功的资本。



如此下去,国家何如?”



林心不敢细问,公孙弘是著名儒者,和董仲舒一样是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听闻皇上有意提拔公孙弘做左内吏,与右内吏分治京师。



看得出来,皇上一心要重用公羊学。



林心听闻,因为这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京畿附近四处都在开仓放粮,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来年会好的。



这个国家永远不缺汲黯这样人,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一切。



这个庞大的国家,这个古老的国度,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最后都屹立不倒,并且永远充满了朝气,就是因为这些微光汇聚成了火炬。



*



现在整日里这府中就几个女人,姨母看林心日日消沉,便派人送她去见庄抒语。



庄抒语说自己怀孕三个月了,所以一直没去看林心。



林心很开心能看到庄抒语与梁舒闻这样恩爱。



庄抒语却摇了摇头说:“以前总是吵吵闹闹的,觉得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婚姻,可是我也不只是想要一个相敬如宾的夫君,我希望他是发自真心的对我好。”



林心只以为梁舒闻是因为不耐烦当初庄抒语对他的猜疑之心,所以两人怄着气。



林心不敢去想象曾经梁舒闻是把自己当成真心朋友的,更不敢想象昭辰齐曾经爱过自己。



她从心里希望他过的好,却不敢再靠近。



林心拿起庄抒语手边的竹简,开玩笑地问:“你也爱看书了?”



庄抒语拍拍她的手,娇嗔道:“我想知道他一天究竟想什么,也好有些话说。”



林心看着竹简上陌生的字,问:“这是谁的文章?”



庄抒语回答:“太史司马谈,他与我夫君交好,终日一同学习,他们写了些文章互相修改。”



庄抒语叹口气,有些灰心,道:“我不感兴趣,总也看不入心。”



林心笑着拉她手,说:“你有心比什么都重要,多听他讲讲,就算学得不好,他也能明白你的心。”



走时林心向庄抒语借了些书,她也想知道梁舒闻近来都在做什么。



九月时,林心的不知年上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她不再关心屏风上的日子,反正她也无事可做,没有人在等她。



这日早间李陵来玩,他的母亲唐柯还是以前那样,个子小小的,有些内向,但是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并没有显得颓废,林心没想到她这么有力量。



她悄悄观察着唐柯,唐柯每次见了只是对她浅浅一笑,她不逃避的眼神反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