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7章 改嫁文冤种侯爷12
分家进行得很顺利。



老夫人说,祖宗规矩,祖产和祭田,都是由长房继承,如今虽然没有嫡长子,但是还有嫡长孙。



所以,祖产和祭田都由顾明旭继承,家中产业,长房继承八成,剩下二成由顾长清继承。



侯府府邸是皇上赐下的,属于长兴侯。



老夫人跟着大房养老,但是不搬出去,依旧居住在侯府,但双方在人员,账目,生活等所有方方面面,都各自独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顾明旭如今还是侯府世子,要是不住在侯府,那可真成京中笑柄了。



二房,三房乃庶子,不分家产,由府里给他们在京中置办一套宅子搬出去住,再给一百亩地,一个铺子,五千两银子安家费。



二房、三房没意见,有意见也没用,只有听从的份。



老夫人只怕顾长清不同意这么分。



毕竟如今侯府靠顾长清支应门庭,祭田、祖产该分给他,家中产业也该分给他八成。



但老夫人私人作祟,自然不肯大把财产便宜顾长清,所以就拿顾明旭是嫡长孙说事。



她也做好顾长清不同意的准备。



如果顾长清实在要闹,就只能分些财产出去了。



只是出乎她和大房的意料,顾长清根本不在意祭田和祖产由谁继承,也无所谓是两成产业还是八成产业,直接就同意了。



老夫人原本不愿意分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觉得顾长清如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之主,分家能拿走大头。



现在见顾长清对家产不在意,原本对于分家仅剩的那点抵触也没了。



分家文书很快就写好,管家送去官府备案。



财产进行了分割 ,二房三房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搬出去。



顾长清让人给二房三房送了两万两银子过去。



这两位庶兄,在老夫人手下,并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



老夫人格局不大,一心只有自己亲儿子,不知道把庶子培养好了,能成 为嫡子的助力,所以日常一味打压,生怕庶子太优秀,抢了亲子风头。



偏偏老侯爷常年在战场上,无暇顾及家中,两个庶子只能在嫡母手下讨生活。



后来,老侯爷和世子战死后,老夫人想的,不是尽快扶持一个出息的庶子支应门楣,反而是想着,怎么把这爵位占着,以后给亲孙子。



顾长清因为年纪小,捡便宜成了长兴侯,两位庶兄还是没有存在感的庶兄。



他们未必有多平庸,但是他们不敢冒头。



一旦冒头,就会迎来老夫人的针对。



所以,分家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以后想干点什么,也不用藏着掖着躲着不敢动。



两人拿到银票,来向顾长清道谢。



顾长清问两人:“二哥三哥日后有何打算?”



顾二爷心情十分复杂。



如果不是遇见老夫人这种不顾家族,只顾亲儿子的嫡母,这长兴侯的位置本是他的。



而现在,四弟是威风凛凛长兴侯,而他,不过是长兴侯府分出去的旁枝庶子。



顾二爷苦笑道:“我这个年纪,干什么好像都有点迟了。”



顾二爷比顾长清大八岁,今年三十六岁。



顾长清问他:“二哥年轻时,原本想干什么?”



顾二爷怅然道:“原本啊,年轻时原本准备读书。”



他知道自己是庶子,想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所以年轻时,是有过一番雄心壮志的,想考科举入仕。



可惜老夫人不让,说什么侯府这样的人家,向来走的是武将的路子, 可不兴读书那一套。



顾二爷的书,就再也没能读下去。



虽然这些年来,他无事便读书,更是找来每年科考之后的试题练习,但,也仅仅只是全了读书的念想而已。



顾长清听他说起来满满都是遗憾,劝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二哥这个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干什么都合适。”



“二哥若是有想法,尽管去尝试,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哪怕没考过,也是一场经历。”



“若是考过了,哪怕只得个秀才身份,就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



“若是二哥能高中状元,二嫂和侄子侄女们人可就是官眷了。”



顾二爷被他说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回去读书,不过面上还是保持沉稳:“嗯,我回去会仔细考虑的,谢谢四弟。”



顾长清见他有了主意,便不再多言,问顾三爷:“三哥呢,有什么打算?还是想跟二哥一样,想读书?”



顾三爷连连摆手,那手都快摇出残影来了:“不是,我不想读书!我从小就怕读书,四弟你别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