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1章 讨论对策
看着尉迟敬德的样子,程咬金在旁拱火道:



“就会摆花架子,老程打赌你肯定不敢揍他。”



大臣听后各个翻了白眼,这滚刀肉真是不怕事大。尉迟敬德听后更来劲了,还有他不敢干的事?当初连李道宗都打过。



郑镜思吓的连连后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文人一向如此。



“够了,老匹夫给朕站回去。”看到下面的情形,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了。



尉迟敬德无奈只能站了回去。



“你看,俺老程就说吧,说你软蛋一点都没错。”程咬金又给了尉迟敬德一个嘴炮。



“你也闭嘴。”李世民遇到这俩货也是头疼。



“辅机,你来说说。”



“陛下,臣觉得房相说的在理,应该立刻下旨,让各府的府兵加强巡逻,让边界百姓内迁,以避灾祸,等春暖花开之时在做计较。”



长孙无忌也赞成房玄龄的办法。确实,中原士兵本来就不适合高原作战,更何况还是冬天,贸然出击很可能全军覆没。



接下来大家各持己见,世家跟士族认为开通贸易,给予吐蕃粮食可以快速解决犯边问题,而且损失最小。



房玄龄这边认为还是先派府兵抵御,内迁百姓,等过了冬季再说。



武将就直接了,就是干!干到吐蕃老巢最好。



三方争论不休。



李世民也很痛疼,三方说的都有道理,武将的意思其实也是他 刚开始的意思,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兄弟考校的问道。



“你们三个觉得应该如何?”



李承乾如今已经有了作为储君的风范,他很有风度的对着李泰跟李治两人说道:



“不如让魏王跟晋王先说。”



李承乾的谦让立刻得来了秦王府老一辈的赞赏,作为帝王必须要有肚量,而且要有自信,可以傲视群雄。



李泰没有谦让,而是直接说道:



“阿耶,儿赞成调停,免予战事。只是少许付出点粮食即可,不用伤财,此次吐蕃犯边都是十弟之责,十弟就不应该破坏两国的关系,



我们于吐蕃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这次就因为十弟断了人家粮食才会犯边的。”



“四哥,此言差矣,十弟也是为了报仇,吐蕃袭击十弟,十弟报复吐蕃这理所应当,只是苦了边关百姓而已。唉~”李治出来反驳李泰。



字里行间都是在为李慎辩解,只是最后的一句话也不知是是惋惜百姓,还是怪罪李慎。



大殿里的人哪一个不是老油条,李治的这番话明升暗贬岂能听不出来。



李世民没有评论而是对着李治说道:“雉奴,你来说说。”



轮到李治发言,他没有向着士族说话,他知道李世民不愿意向人低头,



更加不愿向世家低头。于是说道:



“儿赞同房相所说,我们刚刚经历了雪灾,还是先稳住国内局势,让府兵严阵以待,以防万一。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我大唐在给他们一个教训。”



李治的话滴水不漏,迎合了老一辈意见,又迎合了主战派的意见。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问李承乾道;



“高明,你以为如何处置。”其实李世民主要的还是考校李承乾对于军事和重大决策的能力。



“阿耶,不知是否还记得十弟以前说过的话。”李承乾微笑的说道。



“什么话?”李世民一愣问道



“十弟曾经说过,我中原人去吐蕃会有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等病症。吐蕃人说这是他们的天神在诅咒我们这些外来者,



而十弟说就是因为他们的地势太高,高到平地都比我们的山还高,所以我们中原人到了他们那里才会有这些病症,甚至是死亡。



十弟往这种病症叫高原反应。”



李世民瞬间就想起了当初李慎在天上人间说的话。当时还说找个机会调集人马去边界一点一点的适应,为将来做准备,结果元正后事情太多他给忘记了。



“对,老十是说过这样的话,而且当初朕还准备派遣人马到边界去适应那里的地势。”



“阿耶,既然如初那就不如借这个机会派遣人马去边界来回巡逻,这样一来就算将来吐蕃人马退去,我们继续留在那里,他们也不会怀疑。



要不然我们突然之间增加兵马在边界,吐蕃肯定会有所防范,对以后的计划有所有影响。”李承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这个办法好,既能解决犯边,又能练兵。”武将队伍里的程咬金表示赞同。



“臣也觉得太子所说乃是良策。”就连秦琼都出来赞同。



一时间武将这边一片赞成夸赞之声。



房玄龄等巨头思考了片刻也觉得可行,一举两得,虽然他们还不了解什么叫高原反应,不过中原士兵到了吐蕃那边只要一深入就犯病这是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