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章 陆局他们咋修的车?!!!
潘玉轻轻摇摇头:“想的很好,但是太难了……”



“你想啊,各厂家的设备都不一样,刀盘孔距不一,锁紧槽深浅也不同。你就算真整出统一标准了,上面一不发文,底下谁敢换?到时候模具车间第一个跳起来骂街:‘我这套刚批回来的图纸,你让全推倒重来?’”



陈露阳“嘿”了一声,笑得倒也不恼。



“我知道这事说容易做难,干咱们这行谁不清楚?可问题是……老潘你不觉得憋屈吗?咱们一天天的老是围着‘这家那家不统一’打转,这不就等于把一整个系统的效率给拴死在自己脚脖子上?”



潘玉叹口气:“能不憋屈么!”



“你就说我们厂吧!我们这边三个车床用的是三种刀盘接口:一个苏联标准,一个部里批的65方案,还有一个是厂里自己改的‘d型快换’。结果一车间的刀头到三车间压根装不上,报废率直线上升。”



陈露阳说到这也是一把心酸:



“你这好歹还是国内型号不一样。你像我们厂跟国外合作,进了一批意大利设备,带一套完整图纸,挺先进。但跟国内工艺一结合就出问题。他们螺栓用的全是德制的7标准,国内模具只能对6或8,非得现磨才配得上。”



俩人越说越远,距离前面的同学也走的越来越远。



陈露阳心里惦记汽车维护修理中心,忍不住开口道:



“潘哥……你刚说图纸。”他顿了一下,语气低了下来。



“要是有人敢先画那第一张新图纸,是不是就能迈开统一化这一步了?”



潘玉无奈:“说得轻巧,你画了,人家就认?你在省城我在片儿城,车刀要统一,你总得有个中间单位做牵头吧?”



陈露阳怀揣着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咱们就当自己不是两家厂,是两口子!”



“你车间出刀坯,我出接口,咱们俩先对个型试试。要是真能对上,那就出份纸,送给总装那帮人看呗。”



“或者统一不了全系统,咱就统一一个点位,统一不了设备标准,咱就先通个工位尺寸。”



“这慢慢的不就铺开了。”



潘玉停下脚步,看着陈露阳看了半晌:“小陈啊,我发现你是真敢琢磨。”



陈露阳乐道:“哥,你别看我来北大学经济,可我骨子里还是拧螺丝的。”



潘玉也笑了:“你一边读经济,一边想着配件统一,心比马路都宽。”



陈露阳乐道:“咱们学的边际效用,不就是琢磨一把扳手到底能省下几分钱,一套模具能给系统省多少资源嘛!”



“读经济不就是干这个的。”



潘玉啧了一声:“你真要干,真做出个统一结构的,我可以回车间找工人帮你打样、测数、拉设备,咱一块动。”



陈露阳眼睛一亮:“妥了!”



……



虽然陈露阳非常想奔回厂房,看看车间工人是怎么修理其他小汽车的,但无奈,



迎新晚会就要开了。



临近迎新晚会的一周,文艺部在学校的各个宣传栏上都贴上了宣传单,栏杆上也绑上了宣传的大横幅,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观看。



文艺部几乎天天都要彩排,累的经济系的学生每天都要打几遍快板。



别人都还好。



张栋梁在走位、队形上付出心血最多。



晚上睡着了,双手还忍不住在半空中挥舞扒拉几下,做出打快板的动作。



校迎新晚会,被安排在了周五晚上七点整。



地点是图书馆北侧的大礼堂。



还不到六点半,门口就已经聚起了人群。



有人穿着干净的新布中山装,有女生穿着带花边的白衬衣、束着麻花辫,搀着同宿舍姐妹前来,大家三三两两地围在宣传栏前看节目单。



大礼堂后台的幕布后面,也是一片鸡飞狗跳。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