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章 老师,你瞅我棍子咋样!
在力学系。



每天早出晚归,一个人学三个专业的课。



虽然每个老师都不能接受学生在课堂上睡觉。



但是这一刻,连英华倒真想让陈露阳好好睡一觉。



只是可惜,上课铃一响,



陈露阳就迷迷瞪瞪的抬起了脑袋,眼神还没聚焦,手已经下意识地拿起笔开始记笔记。



听进去了没?谁也不知道。



但黑板上写啥,他准一个字不少地全抄下来。



讲到最后,连英华都敬佩陈露阳的毅力了!



好不容易下课,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收拾东西走出教室。



陈露阳困得浑身发飘,正低头装书包呢,就听见讲台上一个声音传来:



“陈露阳,留一下。”



嗯???



陈露阳下意识的抬头,就看见连英华冲着自己招招手。



他赶紧背着书包走了过去。



连英华柔声问:“听说你最近又去力学系上课了?”



陈露阳瞬间吓精神了。



自己逃高数课去力学系蹭课的事儿,连英华都知道了?!



不过连英华显然不知道!!!



他苦口婆心的劝道:“肯上进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你才大一,学习的时间很多,不急在一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经济系、哲学系、力学系都不落下,眉毛胡子一把抓,未必能学得精。”



陈露阳点头:“我知道老师关心我,我一定好好分配时间。”



听他这么说,连英华欣慰的点点头。



“对了,手稿翻译也不用这么急,你自己控制好节奏,别累着。”



他说着,语气又多了一层温和:



“不是说你最近的手稿翻译的不好,你翻译的非常好!非常扎实!”



“但你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个主业是第一位的,不能本命倒置。”



陈露阳看着连英华。



一双眼睛不知道是熬红的还是感动红的,眼睛里光一闪一闪的。



中间还夹杂着一丝愧疚的小情绪。



他疯狂地翻译萨缪尔森的手稿,不是因为勤快,也不是单纯出于学习热情。



纯粹就是因为没钱了。



他自己的小金库全都垫进了t616。



王轻舟打过来的钱,还没到账。



他只能多翻译几张手稿,给自己多赚点零花钱。



可就算出发点再现实,这一刻听到老师这番话,他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连老师,谢谢你。”



连英华乐了:“这有啥可谢的,总之你好好分配时间,要是有什么处理不好的,就随时来找我。”



“嗯嗯!!”



……



理教楼



张殿才从理教楼二层拐上走廊,手上还拎着刚批下来的课题表格。



本该是推进项目的好消息,可他脸色却沉得像锅底。



课题组负责的“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项目,眼看进入中段了。



算法、建模工具都齐了,团队也忙活得差不多,



可偏偏最关键的,真实服役的报废件样本……



卡!壳!了!



本来他们已经和片儿郊的工厂谈妥了对接,说可以提供一批真实服役下的连接件。



张殿才还亲自带学生去考察过,样本堆得跟小山一样,全是修下来的销轴、耳轴、弹簧垫、热蚀螺栓。



谁知回去不到一个礼拜,那边突然变了口风。



厂里最初答应合作的副厂长,临时被调去“五七干校”学习。



新换的厂长不认这茬账:“你们要东西,能批得下几吨钢材?能给我们调设备指标?”



科研项目在生产系统眼里,既不算政治任务,又不能带来产值。



白白调拨物资出去,还要安排工人记录使用载荷和损伤情况。



没人愿意干这活。



张殿才连着跑了三趟厂办,结果生产科说:“得技术科先盖章”。



技术科长一听要写详单,连脸都没露。



保卫科更不松口,说外调设备要厂里研究,连“螺栓都不能随便捡走”。



给他气的硬是在技术科走廊蹲了三天,才堵到人。



结果被对方一句“厂委会还没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