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名,过两周就跑得差不多了。”
说着,她幽幽的看了一眼陈露阳和黄富贵:“也不知道你俩能在这里呆多久。”
沈飞不乐意了:“说这丧气话呢!这俩都是咱们外联部的骨干!”
转过头,
沈飞仿佛哄大爷一样,软声细语对陈露阳和黄富贵说:
“咱不听那些没用的哈。我跟你们讲,这次活动要是办好了。我给你们发奖励。”
就在陈露阳和黄富贵一脸期待奖励的时候,
沈飞豪情万丈道:“食堂的加餐劵,你俩一人一张!”
陈露阳嘴角一抽。
他算是看明白了,沈飞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
“行!”沈飞拍拍手。
“咱们大家辛苦点,好好干!”
……
第二天中午,陈露阳背着包,拿着张国强他们手绘的图纸,再次敲开了张殿才的办公室。
“张老师,这是我们工人师傅画的手工图纸,您看看。”
陈露阳把一摞手工图纸小心摊开在桌子上,动作带了点试探。
这一趟,他是抱着“软磨硬泡三进宫”的心理准备来的。
不管怎样,他也要磨的张殿才给自己画一张图纸不可!
张殿才拿起最上面那张火花塞分解草图。
纸张是老式粗草纸,标尺和尺寸线用铅笔画的。
线条虽然不规整,尺寸标注也略有偏移,但整体布局出奇地清楚。
侧边上还密密麻麻标注:“装配间隙02”、“通用适配段建议按最大值加工,偏差由垫圈补偿”等等一些字样。
张殿才原本只是随手一翻,看到这几笔,忽然“啧”了一声,眼神中多了几分意外。
“你们这是打算让一个结构通配三种型号?”
“配合尺寸不一样,工况也有差距,这种结构能行吗?”
“能行!”陈露阳答得很实在。
“我们车间拆了几十个旧件,结构差距基本在几个毫米内。几个老师傅合计了好几天,把尺寸归了类,定了个中间值,用垫圈补差,这样既不误装配,也不用反复找配件。”
张殿才又低头把那几张图从头到尾翻了一遍,问道:
“这图上标的这个内孔加工顺序,也是你们实际走的工艺?”
“对。”陈露阳点头。
“我们试过三种加工法,这种最省刀具、也不容易夹偏,是几个师傅核对过几次才定的。”
“嗯。”张殿才点点头,又拿起另一张草图,细细看了一遍。
“……这图,粗归粗,但思路不粗。角度分布挺规整的,标注的位置也讲究,是懂行人画的。”
说着,
张殿才拉开抽屉,抽出一摞a3标准图纸,把火花塞样件摆在图纸边缘,提笔下线,一道参照轴线精准地落在纸面上。
我草???
这是怎么个情况?!
陈露阳站在原地,一时间竟有点激动!
他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软磨硬泡套近乎”还没施展呢,
结果张老师看了一眼草图就直接动笔了???
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
陈露阳站在旁边,一脸兴奋的看着张殿才画图。
真不愧是被军工研究院选中的男人啊。
这铅笔……在线板上都快飞起来了!
螺纹段的剖切、绝缘体锥面的几何定位、密封垫圈座的压线标注……一条条线像印在纸上一样,甚至连倒角的注记都直接标了角度和倒角宽度。
这要是换别人来画,光量尺寸都得量半天。
可张殿才拿着卡尺比了两下,就勾出了完整的剖面图雏形。
随着画图,张殿才还在旁边将螺纹段的技工标准写得清清楚楚。
“14x125-6g”,
“车削前建议冷挤预孔,ra16”。
“陶瓷体插装前整体退火处理,750°c,缓冷”。
……
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工艺、定位基准全写上去了。
这图纸,拿给车间就能直接进图纸柜,打造生产。
……我说什么来着!
陈露阳的内心疯狂呐喊。
学生画图都那么牛逼,老师一出手不得上天!
亏了自己来北大上学,有这个条件能跟这样的牛逼人在同一屋檐下学习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