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4章 巨额贷款的申请(求月票)
r />
虽说这个时代的房地产,还远比不了20年后,但港岛中环那一块,一样是一骑绝尘;



同时,英资所掌握的是香港财富的方方面面,地产只是其中一部分,电力、交通、基建、码头、贸易、航运、零售,各类的大头,都被英资所控制,甚至垄断。



也就比较辛苦的工厂,才是目前华人的基本盘,可大部分利润还是被英资洋行(贸易行)所控制,他们掌握了对外的渠道。



另外还有包玉冈、董浩云、赵从衍等从事航运的华人,因为市场是在海洋上,英资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大家都是凭借着实力运营,不过这样的几位船王数量也非常少。



廖烈文点点头,说道:“这倒也是,就算是我们银行,一年挣的钱,恐怕还不一定比的过怡和集团旗下九龙仓码头的零头了。



不过,你能够成为华人中的富豪,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希望吧。”杨文东'谦虚'的说道:“如果我能够成功,那跟我合作的银行,必然也能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这方面廖生应该也很清楚。”



“嗯,好。”廖烈文想了想,说道:“连3这样的大公司,都愿意预支50万美元给杨生,我个人对杨生也很有信心。



只是,这么大的资金量,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我需要回去请示一下银行的其他人才行。”



“那是当然。”杨文东也知道,这种贷款,肯定不是一个非老板能够决定的,哪怕是老板的儿子也不行。



廖烈文又问道:“杨生,你向我们贷款,这块地以及未来的工业厂房,是不是可以作为抵押?”



“也可以,如果对贷款这件事有帮助的话。”杨文东自然不会在意一个工厂被抵押了。



现在的他,核心资产就是手中的几个专利,特别是便利贴的,有了这个,那就算现在所有的财富都没了,也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只有这个,他不接受抵押。



廖烈文笑说道:“那就好,如果有抵押品的话,哪怕价值没有贷款额度高,再加上你们公司的未来潜力,我这边也会更容易处理了。”



“多谢廖生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如果是一般银行高层,这样配合他的话,必然是要给一些好处的。



可人家是银行老板的公子,自己也就只能公事公办了



廖创兴银行内:



廖宝珊看着眼前的一份资料,随后又看了一眼儿子,说:“400万的贷款,这姓杨的小子,野心可真不小啊,他这个工厂规模,比李嘉成的新工厂还要大不少了。”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