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7章 预防万一
/>


“说!”



“第一个事儿,你能不能跟李文书书记做做工作,玛德,干脆以咱们糖厂为基础,把全地区的糖厂都吞了算了,变成咱们糖厂的分厂。这样的话,握指成拳,兵合一处,把咱们的产能提上去,直接一飞冲天!”



“……兄弟,你这是想进行国企合并改革啊?这难度太大了也!”



陈岳瞪大了眼睛。



刘卫东却不理会,继续说下去,“第二个事儿,如果可以,我想先在我们公社开始,每个村都建养殖场,以后干得好了,就全面铺开。



因为,伴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肉食需求量大增,畜牧业必将红透半边天,我们必须要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布局,将我们的农业优势全面转化,打造成为强势产业!”



“这件事情,绝对可行。这样,你先去你们公社跟你们公社书记聊聊,把方案敲定好,然后,直接拿过来我们上常委会讨论,开干。



不过,你们一定要注意,要巧妙地规避政策性风险,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这才可以。”



陈岳听得不停地点头,随后又告诫刘卫东道。



“放心吧,有了魏专员以身陷狱的提醒,我已经长了记性了。”



刘卫东大笑道。



“还有事儿没有?”



“倒是还有个小事儿,我想多雇些人,但现在如果雇的人太多,真是个麻烦啊,因为国家政策有标准,超过八个人就是违规了,整不好要被抓起来吃官司的。



所以,我想着的是,县里能不能增加编制,比如给某些国营工厂增加编制,招人进去。但招来的这些人,全都在我这里,由我负责开工资。



就比如,把人员的编制定岗在国营饭店里,然后我招来的服务员、厨师一类的,工资都由我来支付。



这样的话,不就政策性规避开一些东西了吗?



这也算是预防万一。



毕竟,我的生意越做越大,肯定要雇佣很多很多人,虽然是解决社会就业了,但政策依旧存在的啊,万一有人以这个拿捏痛脚,怎么办?



我得活下去,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啊!”



刘卫东问道。



“你这脑子,不去国家政策研究室搞改革都屈才了!”



陈岳听完了之后,不禁眼睛直放光,咦,这不是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