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百四十一章 谁家都有烦心事
郑国维提到的四班三运转,李天明之前不是没想过。



但是,厂里的工人已经习惯了早八晚五,贸然做出改变的话,工人们的情绪上……



可能会有波动!



“老郑,这个事,你们生产科结合厂办,先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厂长,你的意思是……”



“不急着推行,先把岗位空缺统计上来。”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郑国维知道,四班三运转的工作制基本上算是定下来了。



“厂长,你看……要不要先跟工友们通个气,也好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突然改变工作制,很多工人们的生活规律都要被打乱。



还有一部分存在实际困难的工人,自身问题也需要解决。



比如那些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的。



“先把章程定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夜班补助,每个夜班……补助五块钱!”



五块啊?



要是这样的话,工人们的情绪应该能小一点儿。



大家出来工作,为的就是赚钱养家,一个夜班5块,一个月下来,甚至比现在拿到手的工资都多。



“还有,施行四班三运转之后,空缺的岗位,可以优先考虑一线工人的家属,记住了,是一线工人!”



现在大量知青返城,可城市里根本没那么多工作可以用来安置他们,很多知青回城都一两年了,还只能在家里吃闲饭。



有的时候,街道上一个扫大街的岗位,都能有一帮人来争抢。



很多职工家里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就算自家没有,亲戚朋友当中也肯定有返城后,急需要解决工作问题的知青。



厂里要是能帮着他们解决工作,别说四班三运转,就算是三班三运转,两班两运转都没问题。



果然,当郑国维将几个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召集到一起,将李天明的决定宣布以后,完全没有一丁点儿反对的声音。



每个夜班补助5元钱就已经非常吸引人了,还能帮着解决一个人工作问题,这简直……



拥护,必须拥护!



“天明,这件事……是不是和上面打个招呼啊?突然施行四班三运转,工人们很容易闹情绪,一旦事情闹大的话……会很麻烦的!”



在厂里盯了几天,李天明也准备回村了,回去之前去了趟李学军家。



严巧珍前些天扭伤了腰,顺便过来看看。



和李学军聊起海尔厂要改变工作制度的事,李学军本能地替李天明担心。



毕竟现在的工人可不是日后的牛马,那是真的有主人翁意识。



国家大事我都管得了,一个小破厂的事,敢不和我们工人阶级商量,就擅自做主了?



“您放心,不考虑好了,我也不能这么干!”



接着,李天明便把他定下的条件,和李学军说了一遍。



“嚯!要是能落实到位,你们厂比钢铁厂的待遇都好了!”



钢铁厂一直以来施行的都是四班三运转制度,可夜班补助原先只有5毛钱,最近才上涨到了一块二,可就算是这样,工人们还是不满意,时不时的就要去工会反应问题。



“天明,你看……你们厂能不能……”



李天明看着李学军吞吞吐吐的模样,立刻提高了警惕。



“大伯,有话您直说!”



李学军也有些不好意思:“是这么个事儿,厂里不少工人家里,都有返城的知青,可城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哪有那么多岗位来安置他们,最近又有不少老工人办了病退,让子女接班,可那些退下去的,全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不等李学军说完,李天明便已经知道了他在打什么主意。



“大伯,这事肯定不行,我们厂的一线工人,每人一个名额,就得多出一个班的人呢!”



“四班三运转,不是还有两个班吗?”



“大伯,咱们村还有好些年轻人没事做呢!”



不光李家台子,整个大柳镇因为施行了农业产业化,很多家庭的劳动力的确是被解放出来了,可是却也没事做。



村里的工厂解决了一部分,张学振和李光强的建筑队收纳了一部分,但还是剩下了很多人,只能去打零工,或者做小买卖。



李天明要在海尔厂施行四班三运转,除了提高产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决大柳镇一部分年轻人的工作问题。



李学军听了,沉默了片刻道:“我不多要,20个名额,不为难你吧?”



呵呵!



还真能对付啊!



这事要是被人提出来,李天明肯定不能答应,可谁让是他亲大伯呢。



“行吧!但是咱们得提前说好了,直接办入职肯定不行,所有人进厂都要经过考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