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86章 见闻(二十四)
自从陈家村声名鹊起之后,不止大量的百姓涌入了陈家村,许多读书人也来到了陈家村,希望能够找到一份生计。



这些读书人有些会成为商人的账房,有些会成为店铺的掌柜,也有些会进入陈家村学堂担任教师。



而这些读书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没有功名的,也就是李政口中的落魄读书人。



“李相应该知道,科举难如登天,并非每个人都能考取功名。”



李政继续说道:“考不上功名,家中又贫寒,自然需要找一份谋生的工作。”



李明远轻轻点头,这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寒门学子的现状,科举便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幸运过桥的终归只是一小撮人,剩下的大部分人只能留在桥后,羡慕的望着那些过桥的人。



“陈家村学堂的待遇极好,因而不少来到陈家村谋生的读书人都会选择进入学堂,成为陈家村学堂的教师,这便是学堂教师的来源。”



“原来如此。”



李明远跟着李政继续往前走,路上还碰到了不少学堂内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都比较年轻,也十分的有礼貌,满脸热情的和李政、李明远一行人打招呼。



李政和李明远也是一一点头回应。



不多时,行至一间教室门外的李明远忽然停下脚步,问李政道:“这陈村学堂,主要教授些什么知识?”



“主要教孩童识文断字以及算学。”



李政回答道:“除此之外,学堂还会聘请一些匠人担任老师,教授学生们一些工匠手艺。”



“工匠手艺?”



李明远眉头一皱,教识文断字和算学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识字和算数对于读书人而言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教授匠人手艺就让李明远有些无法理解了。



这读书,和匠人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李明远对匠人有什么偏见,而是他从未听说过读书还要学习工匠手艺的。



“为何要学习工匠手艺?”



李明远凝眉问道。



“我也不知!”



李政摇头道:“这是稻哥儿要求的,稻哥儿曾说过,陈家村学堂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为了培养只知吟诗作对、眼高手低的读书人,而是培养对陈家村有用的人。



还说唯有让孩子们掌握一门手艺,他们才能有安身立命的本钱。”



“这话倒是有意思。”



李明远陷入了沉思,这话倒是让他有了一些感悟。



的确,那些只知高谈阔论、眼高手低的读书人,对社会而言一点用处也无,反倒是许多工匠,对于这个国家的贡献极大。



战争之时,工匠可以制造出铠甲和武器,帮助国家抵御强敌,而和平之时,工匠们制造的各种农具、炊具也能帮助百姓更好的生产和生活。



在李明远看来,工匠为国家,为这片土地的贡献,比那些只知高谈阔论的读书人不知大多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



贡献更大的工匠,社会地位却远远低于读书人。



“稻哥儿对工匠向来极为重视。”



李政继续说道:“不仅会聘请工匠来学堂教学童手艺,村内工匠的待遇普遍也比寻常工人要高,因而陈家村许多人都向往自己能够成为工匠,甚至……”



说到这里,李政不由笑了起来:“学堂里的许多孩童,他们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匠人。”



这话若是说给那些腐儒听,他们恐怕要痛心疾首的大骂陈家村大逆不道、败坏文风,然而在座的几人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郑秋雁是对陈稻的惊人言论已经见怪不怪了,而李桥则是完全不关心这个。



唯有李明远,在听完这番话后皱了皱眉,不过很快眉头便是舒展开来,他不理解陈稻为什么这么重视工匠,但以他目前了解的陈家村情况来看,工匠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无论是修桥铺路,还是盖房耕田,都离不开工匠的帮助。



“我知道哥哥为什么这么重视工匠。”



却在这时,陈菲清脆的声音响起:“哥哥说过,工人和农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唯有大力发展百工百技,才能让陈家村的人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



最伟大的人?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皱起了眉头,在夏国这等封建国度,陈稻的这番话是真正的大逆不道之言,工人和农民是最伟大的人,你把皇帝放在哪里?又把士农工商排在第一的士人放在哪里?



“小菲,你哥哥真的这样说过吗?”



李明远望向陈菲,凝声问道。



“是的。”



陈菲认真的点头,她对陈稻向来崇拜,陈稻说过的话,她绝对不会记错。



“哥哥说了,粮食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房子、农具是工人伯伯制造出来的,没有工人伯伯和农民伯伯,我们连饭都吃不起!”



“!”



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