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32章
“伪虞朝黎部尚书范元览,华頟军将黎威等大臣投降!”



“安南之地,共得四十八府,一百八十六县,三百一十四万户,共计六百余万百姓!”



“所有俘虏已经押送京城,土地田册也已封存起来,等待陛下处置!”



听到这些话,朱雄英心中顿时一震,安南竟然有六百余万人,这个数字即使有水分恐怕也不会少太多,这简直让人感到恐怖啊!



怪不得在历史上,安南经历多次灭国,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起死回生,再次复国,如此庞大的人口,真是随随便便就能拉起队伍。



这地方比高丽还要难啃,货真价实的硬骨头。



“陛下,杨荣还没送来消息,后面的事……”



朱雄英长叹一口气,说道:“你来做吧!”



詹徽拱手道:“臣明白!”



……



几日后,内阁首辅董伦躺在府中的病榻上,随着皇帝的到来他立马就要起身。



“先生,勿动!”



朱雄英坐在床榻上,安抚道:“朕听说先生已经病十几日了,特意来探望一番!”



说着,将带来的补品,茶叶等物放在桌子上。



董伦明显比之前瘦了很多,两颊几乎看不到多少肉了。



“哎……陛下日理万机,忙于政务,还来探望老臣,实在惭愧啊!”



朱雄英安慰道:“先生别客气,好好养病,内阁还要你来坐镇,朕也离不开你啊!”



董伦无奈的摇摇头,说道:“陛下,老臣怕是再也不能为国分忧,为陛下分忧了!”



“没关系,先生,你在家颐养天年也可!”



朱雄英发自内心的说道:“只要董先生能好好的就成,你是朝中为数不多能和朕推心置腹的臣子,朕真的不想失去你啊!”



董伦,名满天下的大儒,却不是个腐儒,他的名声不亚于刘三吾,而且他这个人十分的坦诚,他从不劝皇帝做什么事情,皇帝要做的事情也不反对,皇帝让他做的事情会默默的去做。



属于十分低调,且老实,只会埋头做事的官员。



要不是年纪实在太大了,当初朱雄英就要让他给太子当老师了。



可以说,董伦是一个比刘三吾还要纯粹的人!



而朱雄英对他也是十分的尊重,夏天的时候,自己不用冰,都要送到文华殿给董伦用,冬天还有炉子,喝的也是皇宫的极品贡茶,另外还专门派太监照顾他在宫里的日常。



东长房几乎见不到董伦的身影,不是他没资格去,而是不用他亲自去,有太监给他送饭。



执政这些年,朱雄英遇到犹豫不决的政务,都会派人去文华殿请教董伦,特别是在治理各种民生上,董伦可谓功不可没。



董伦也能设身处地的为皇帝排忧解难,是皇帝十分倚仗的重臣,如今看到他病成这样,心里很是难受。



“陛下,莫要为老臣而伤心,而是要以政务为重!”



董伦突然抓着皇帝的衣袖,缓缓说道:“上次陛下问老臣之事,老臣已经想到了解决之策,攻下安南后,当以仁义官吏善待他国臣民,安南的情况和汉北不一样,老臣经过和国子监的安南学子交谈中发现了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安南虽然名为大明的宗藩属国,但他们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实在太久了,臣民已经有了家国一体且独立的想法,这对陛下统治安南极为不利,也注定会极为困难!”



“陛下可效仿诸葛武侯治南中,让他们对天朝有归属……归属之心,长久之后,必能收其心,成为大明不可分裂的疆土,成为大明的海上防线!”



“陛下万不能一味以武力屠杀,镇压,更不能把犯罪的劣官恶吏发配安南为官,这些人本就品行不正,对他国百姓更是心存偏见,只会欺压剥削,这样只能加剧两国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当选用良臣干吏,要对安南的百姓好,经历黎贼谋乱这一场浩劫,百姓的日子不好过,陛下当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才能收安南之心!”



朱雄英紧紧握着董伦那苍老的手,郑重说道:“先生放心,朕都记住了!”



说了很多话,董伦已经很累了,但还是艰难的说道:“陛下,老臣恐怕没有多少日子了,今日厚颜想向陛下讨个身后事!”



朱雄英略作思考,说道:“兴国文臣,光禄大夫,太子太傅,谥号文敬,赐永兴剑,罢朝一日!”



董伦听后却是缓缓摇头,叹息道:“太重了,臣当不起如此殊荣,臣只要一个谥号!”



“先生,你入朝半生,又辅佐朕十年,劳苦功高且品行高尚,这些都是先生应得的!”



“陛下,老臣是真心的,谥号文敬就足够了,老臣已经很满足了!”



董伦声音沙哑的说道:“如果陛下强行加给老臣别的东西,老臣死不瞑目啊!”



朱雄英长叹一声,随即点头,问道:“先生还有话要对朕说吗?”



董伦沉默许久,才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