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章 各房心思,欠了的得还
沈老汉夫妻所住的堂屋里。



此时很沉默。



老大当时读书在县城一读就是十二年,那是靠他们一家那得勒紧裤腰带的吃糠才供起来了一个童生。



他们家之所以悄摸分家,就是因为老大读书花销太大。



各房都或多或少的有意见。



后来又加上大房的两个小子也要在县城读书,家里要供大房爷仨读书。



这下子可是就捅了马蜂窝了。



供老大都这么紧张了,再来俩小子,他们这一大家子都不用活了!



沈老头老夫妻俩商量了好久,才提出来私下里分家,但对外还是一家子。



只有这样,大房以后万一考上个秀才身才能让他们这些兄弟沾光。



当然了,要是早知道老大真能考上秀才,这家肯定是不会分的。



但那是分家之后了,好在分家之前就说好了的。



老大一使劲真就考过了童生,还成了秀才。



因为这,家里不用去服徭役,还能免税。



就这一点,就已经是周围十里八村很让人羡慕的大好事了。



供老大读了那么多年书的沈家也算是终于迈过了这个艰难的坎。



沈老四去堂屋把六郎想要读书的事情说了。



沈老汉当即摇头说:“老四,那可是堵不住的窟窿!”



家里供老大一个人就苦了这么些年。



毕竟是自家人,怎么苦都能吃得下。



现在要供一个外人,老爷子心里非常不乐意。



沈老四道:“家里不供我们自己供,以后我家就不往公中交钱交物了。”



他说完就要转身离开。



“你给老子站住,这不是正商量呢?又不是你亲儿子,你……”



“爹,我从把他救回来那天就当他是我亲儿子了,花多少钱我都认了,您别拦我,要不等我儿子当上秀才不让你沾光你可别哭!”



沈老汉气的不行,可看着梗着脖子的四儿子,憋了好一会儿,才吼出一个字: “……滚!”



沈老四当即脸带笑容的凑过来: “爹,那您同意了?”



“等你大哥回来考考孩子再说。”



“好吧,爹您别忘了问大哥,对了,还有五郎,咱们五郎也够格去县城读书了,没道理只让大哥家的两只郎在县城的学堂里,您说是吧?”



“滚!”



“好嘞!”



见四儿子嘻嘻哈哈的走了,沈老汉无奈的苦笑。



沈老婆子缝着衣裳,把针往头发上蹭了蹭道:“你这就同意了?”



“不然呢?五郎这次凶险,老三来咱们屋里要银子,你不给?”



“可……”



沈老汉摆摆手:“老四家的那个学这几天肯定不成,三郎、四郎、五郎,年后让他们都哥仨都去县城学堂去。”



“关二房家的那俩啥事儿?老二那夫妻俩没来说啥!”



她一直在屋里呢,二儿子那两口子倒是来找吃的,并没有说孩子上学的事儿。



就三郎四郎那学问,连他们自己的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的。



去县城上学就纯粹浪费银子。



沈老汉叹息:“老大家的一家子都在县城,虽然分家了,可你当二房,三房,四房都没意见吗?”



“有,就是小辈不争气,憋着呢!”



老三那么老实,今天吃饭之前来堂屋张嘴就要银子。



问原因就说要送五郎去县城读书。



五郎这几天确实是勤学习了,可他们老两口想着可能是老三担心五郎再去河里瞎溜达出事。



毕竟就这一个独苗苗。



老四这会儿也说了这事儿。



那就不能把老二家的那两个落下,既然要去,就都去。



老大说过,县城的学堂每个月都会考试,到时候考不好就让夫子赶回来,以后就不闹腾了。



都是自己孙子,也让他们知道知道,真不是他偏心眼,实在是这家里的几只郎没那个天分~



至于四房的六郎,他压根就没多考虑。



老大考了十多年才考上秀才,六郎才刚跟着五郎学了两天就想去县城上学堂?



想的太容易了!



他们沈家就从老大是秀才之后,很多大事都自然而然的让他来拿主意。



老四收养孩子也是下意识的想让老大来定。



以前他们沈家也是富过的。



当时没混好又犯了错被赶回老宅过上了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