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2章 找大刘买稿
/>
可是现在突然有个自称导演的年轻人,给自己不到千字不到100的作品开出一百多万的打包价?



闹呢?



2009年刘慈心的现象级作品《三体》发表,稿费标准是千字150.



而一对粤省的导演夫妻买断改编权的时候,仅仅付出了10万元的对价。



跟白菜有什么区别?



刘慈心笑着摆摆手:“没这么做生意的,这几篇打包50万给你我都心虚。”



没有人不爱钱,只是当他获得的收益远超自己的心理价位,这钱也怕拿着烫手啊!



他脚底踩着的这座城市,房价甚至都没过千。



200万是什么概念?



“做生意讲究个你情我愿,我不觉得会亏,刘作家也别妄自菲薄。”



路老板也就是千金买马骨,通过刘慈心和《科幻杂志》之口把他的大方宣诸于一众科幻作家。



这些都是他以后拍片和改编剧本的素材库啊。



就算自己不拍,拿过来改编卖钱,哪部不是几十上百倍的收益?



刘慈心看他的神色和态度不似作伪,也不免心旌神摇起来。



为爱发电归为爱发电,谁还不想进步了,谁还不想改善生活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半晌刘慈心一拍大腿:“兄弟,那我却之不恭了。”



他性格内向,也带这些文人骨子里的羞怯。



说到底占便宜的是路宽和问界,他也拿出了相当的诚意,给到远超这个时间点的市场价格。



只能说是双赢。



路宽拉开背包,掏出孙雯雯准备的几沓现金和制式合同。



没有线上交易工具的年代,他也没有随身带太多现金。



刘慈心看着一摞红票有些心惊肉跳,心道这小伙子胆子可真不小。



刘慈心又给路老板递上支烟:“怎么想起来拍科幻片了,投资很大的吧?”



“先攒剧本,目前国内的特效水平和电影市场容量还没有科幻片问世的条件。”



“你想要看到自己的电影在大银幕上出现,估计还得等两年。”



刘慈心日常也是关注过科幻有关事宜的:“国内暂时还没有科幻生电影存的土壤,别说电影了,连作家都快养不活自己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还算是有个铁饭碗的。



杂志社里连饭都吃不饱的作家太多了,他有时候也得节衣缩食给几个要好的朋友接济。



“没事,以后你们只管创作,我会和杂志社保持联系,有合适的作品我会继续收购。”



刘慈心兴奋地脸色都涨红了,没有作家不想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直接提供的对价。



两人相谈甚欢,刘慈心带着路宽在娘子关游览了一阵,晚上又喝了顿大酒,这才送他坐上返京的火车。



(本章完)    。: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