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2个多小时,已经下午一点多钟了,李锦秋赶紧拿出2000港币,递给谢闲。
“不好意思,想必你们也饿了,这2000港币,去吃顿饭吧,算我请的,。”
谢闲没有推辞,这个李老板真的是大方。
看着萧方方和谢闲离开,李锦秋忙说:“想必大家收藏的都有她们的海报,明天我会继续让他们来给大家签名的,带着你们的海报来吧,顺便通知一下你的亲戚朋友哦。”
“还有,告诉他们我们的促销活动。”
“今天的促销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明天同一时间继续。”
虽然中间又暂停了一下,但该买的都买了,也没销售多少出去,也就几十台。
最后统计,今天一共销售出去1508台,营收90万4800港币。
当然成本也不少,一台成本就达到了350港币,盈利也就250港币,再加上电风扇,一台进货50港币,盈利也就200港币。
如果仓库里的10000台全部销售出去的话,盈利一共有200万港币。
再去掉工资,也没盈利多少。
若是让黄百盛知道李锦秋的想法,非得郁闷死不可,我费劲巴拉维持厂子,你盈利200万,居然还嫌少?
所以说人站的高度不同,想法就不同。
晚上小天回来,向李锦秋说:“秋哥,今天有不少零售商和百货公司想订购我们的衣服。”
“这是他们的名片。”
“好的,我知道了,明天继续时代广场。”
“这是今天的销售数据,还有钱,秋哥,你看一下。”
“好的。”
李锦秋拿过来看了一下,今天A字裙销售12380件,t恤15688件,牛仔裤8658件,一共营收 664220港币。
两天过去,A字裙已经销售了将近2万件,T恤销售了2万多件,牛仔裤销售了1万5千件多,一共销售了大概五分之二,估计不到三天就能销售一空了。
可以说现在锦荷制衣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很多人已经认可这个牌子了。
这不,不少厂家都想来进货,但无奈工厂还在装修,还没正式开工呢。
李锦秋只能打电话一个个去解释,等到衣服生产出来,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各位。
李锦秋把钱拿回自己房间,随即收进空间里,然后下楼来吃饭。
第二天,李锦秋带着那些员工来到金禧广场,此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等候了,大家都是来看萧方方和谢闲的。
黑白电视机早已经被车子运来了,20个青年男子在那里卸货。
“大家早上好啊!”李锦秋拿起话筒说。
“你们的海报都拿了吗?”
“拿了!”
“很好!今天一定让你们的海报上签上萧方方和谢闲的亲笔签名。”
顿时很多人激动地尖叫,这就是明星效应。
不一会,萧方方和谢闲的车子到来,大家纷纷喊叫,声音嘈杂,但是都是激动的。
李锦秋感叹:无论在哪个时代,追星都是恐怖的,特别是那些小年轻,当然也不乏一些年纪大的人。
“我们等下就让萧方方和谢闲献唱,但是在此之前,我们今天有三个活动环节。”
“第一个活动环节,就是购买了我们的黑白电视机,我们会从中抽取10个上台来和明星们拥抱,合照留影,大家想不想?”
“想!”
很多人激动死了,意外之喜,居然还能合影拥抱,简直激动死了。
萧方方和谢闲虽然被搞了个措手不及,但是看着李锦秋伸出来的两个手指就没再说什么。
2万港币,谁会跟钱过不去啊,抵他们拍一个电影的片酬了,再说只是拥抱一下,留个影,没什么。
谢闲在心里不由得惊讶,这李老板脑子真是天马行空,能想出这个方法来促销,粉丝还不买账?
接下来萧方方和谢闲先后献唱一首歌。
唱完之后,李锦秋走上来说:“现在,开始促销活动,我们的华科电子黑白电视机,原价800港币,为了回馈社会,降价200港币,现在只需要600港币,就能带回家,还能拿到一台价值80港币的电风扇,大家还在等什么?行动起来吧!”
顿时很多人跑过去排队购买电视机,看到每个销售那里排着长队的人,李锦秋很满意,今天估计应该销售的不少。
“前面的快点,我等着海报签名呢。”
“磨磨叽叽问什么呢?钱一交不就行了,没看到后边很多人排队吗?”
“哎,你插什么队?找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