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建立衙门
朱元璋压根就听不明白李可说的话,毕竟人是无法想象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的。



之后……



李可又给他举例,比如说各种好看的工艺品,像是拿象牙雕刻的,对百姓来说,这东西肯定没用。



但是富人他喜欢啊,而且有时候,说不定还会因为漂亮人特意去买来送人。



而这比赛,还有这专利法,就是为能制作这些工艺品的匠人服务的。



至于说朝廷怎么从中赚钱,方法也是很多。



一般匠人他没有象牙,缺乏原材料供应,可能一辈子就做这么一件。



但是我们下南洋,象牙多得是,我们提供原材料,他提供工艺,可以批量制作,然后再开店售卖,到时候赚了钱我们拿走一部分,对方拿走一部分,这不就赚钱了。



要想从富人手中抠出钱来,你就得做出一些高大华丽的东西出来。



这样对方才会愿意把钱花在你的身上。



在此过程中,富人得到了身心上的愉悦,工匠也得到了一份工作,一份属于自己的酬劳。



这可谓是双赢。



最后,李可又道:“其实,臣每每痛惜!难道我们的古人不聪明吗?可由于各种各样的战乱,又或者是一些工匠怕别人把他祖传的工艺给学去,所以自己偷偷地造,就是不肯让别人学,以至于工艺制作方法最后失传。”



“但是有了专利法就不一样,有了专利法,可以规定他教会了别的工匠,别的工匠所制作的东西,也要分他一部分的钱,那对方就愿意把工艺给分享出来,供所有人学习,而越多人学习,这工艺就越是不容易流失。”



“就拿隋朝来举例,我听闻隋炀帝时期,还是什么时期,由于战乱又或是别的原因,一些擅长制作琉璃的工匠没了,于是当时朝廷想要找人制作琉璃,都找不到人。”



“而若是当时就有专利局,那制作琉璃的工艺又怎会失传呢?”



“不过还好的是,据说后来有一个人还是复原了制作琉璃的工艺,可问题是……这也浪费时间。何况这琉璃是恢复了,然而还有更多的没被恢复,谁又知道这些工艺有多少?”



“陛下!臣以为,这也是治隆唐宋必须要有的东西。否则……这大明以后的后人一问,你要啥啥没有,连琉璃都做不出来,只有粮食、布匹,你凭什么说自己治隆唐宋?”



朱元璋听完了李可的一番长篇大论,也是回道:“行行行,你自己弄吧!”



李可又道:“那你给我准备一个地方建府衙。还有银行也要!而且府衙还要添置一些人手。这人手,臣希望可以自行招募。”



本来朱元璋不同意的,让你自己招募,那不都成你的人了?



但想了想,又算了,毕竟难道他什么事都要管么?



朱元璋:“这招募人手,需要花钱?”



李可道:“这话说的,不然人家白给陛下您干活?”



朱元璋:“那你自己上报人数以及各人的俸禄。”



……



接下来,朱元璋便让人给他准备了两个地方作为府衙。



而李可,也让张尚贤着手在应天府招人。



专利局嘛,只要会写字,写得漂亮的就行,当然,若是能有一些行政管理能力,那就更好了。



而银行的话,就不单单要会写字,还得会算术,而且最好还是精通,甚至是对数字过目不忘的那种。



这要在应天府就把人给招来,感觉也不是那么地容易。



当然!



李可还是先让张尚贤去贴招募的告示。



很快,一个月过去,专利局、银行两个衙门的人也是渐渐地多了起来。



有负责看门的,有主事的,还有一些刀笔吏。



这人数加起来,也起码有个四五十来人了。



原本李可没想招募这么多,但是好像招募多一点的话,其实也是好的!



因为什么,因为以后像是银行这样的,他们可能还要往外拓展,到时候这人多了,也就方便一步到位开分行。



不过现在招募来的这些人,还不能立刻拿来用。



还得先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尤其是对于银行这边的来说。



专利局这边的要求却是没有银行这么高。



而等把这些人都招募完,这时间也是来到了洪武二年的年底了。



由于征集作品的旨意已经发了出去,因而专利局这边就比较地急,所以李可也是用最后的几天时间,赶紧把专利局这边给先弄好。



无非就是要有档案室,要有放发明物,以及小说的陈列室,最好门口还要增加一个接待厅。



要充分地体现人文关怀,不要弄成李达康、孙连成的那种办事窗口。



就直接用一个离门口最近的堂屋,在里面设置一些桌椅,用来接待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