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90章 坚持即是意义
/>
昨日青椒耽搁了一天,但产量并没有上扬。



除了发往香江的7吨,63号档只留了8吨青椒。



不过,东乡菜场有5吨青菜,李才也从外地发回来了一车菜心,大约8吨,一共也有二十吨菜。



陈家志到档口时,除了青椒,其它的菜早都卸了下来。



薛军有些忧心的走上前来,说:“今天发回来的一车菜心状态不怎么好,刚才开了几筐,水分比较重。”



“白天佛山下雨了么?”



“听说菜收到一半时落了雨。”



闻言,陈家志和李秀也当即去看菜心,叶片上有少许水滴,状态如常,但重点在下层。



挑了一筐,陈家志一层一层的取出来,中下层的菜已经在发‘高烧’了。



“市场还不能打冷吗?”



“不能,听说要到8月份去了。”



“等8月份时,黄花菜都凉了,算了,有水也不能打冷。”陈家志又挑了一筐看,同样的情况。



“这一车进货价多少?”



“一斤5毛5,销售价定的7毛,但没人要,客户宁愿要东乡菜场1块的菜心。”



“低价处理吧,卖6毛/斤看有没有人要。”陈家志不再迟疑。



薛军有些心痛,咬牙说道:“要不再等等,等东乡菜场的菜心卖完了,自然会有人要发回来的货。”



“口碑比亏钱更重要。”陈家志强调道:“便宜货也要和人讲清楚~”



“讲清楚那还会有人买吗?”



“只要便宜,会有人买的。”



这个行业里新人不断涌入,总会有人不信邪贪图便宜,也有很多人缺乏经验。



就像李才发回来的这一车菜,就吃了经验不足的亏,下雨时,不论如何也该第一时间制止农民继续收菜。



如果是陈家志在外地组织货源,他可能还会在包装上下功夫,减少单筐重量,加冰袋保鲜等等~



夏天批发叶菜,安稳把菜运输到市场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所以如今的叶菜基地多在大城市近郊。



“今天青椒怎么卖的?”



“老样子,两块三。”



“渍,今年青椒这行情硬是下不来了。”来人是名老客户,吐槽了句后还是要了几百斤青椒。



薛军问:“其它菜呢,还要不要?”



“菜心卖多少?”



“这边的6毛,那边的1块。”



“拿1块的,200斤。”老客户只是晃了一眼,都没犹豫,直接拿东乡的菜。



薛军打量着来人,心中默然,这是有经验的采购,他都还没提醒呢!



这近乎是一晚上的缩影。



青椒哐哐哐出货。



东乡的精品菜心也压根不愁销路,除了卷毛和老吴等长期跟来的老客户,也慢慢靠着口碑和品质积攒起了新客户。



只有便宜菜心门可罗雀,感兴趣的要么是小白,要么压价狠。



一直到天亮,这一车‘水货菜心’都还没卖完。



陈家志再度掀开一筐菜心,底下已经有菜开始腐烂了。



“算了,别卖了,剩下的菜倒了吧~”



“啊?”



“安?”



薛军和李秀都有点不能接受,“至少都还有两千多斤吧,这要倒了,今天就亏大了。”



李秀也说:“至少也要亏两千多块钱~”



“倒吧,留着也是坑人。”陈家志倒还挺乐观,笑道:“万一被人找上门,我可会先跑哈~”



“太可惜了!”



“做生意嘛,有赚就有亏,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再来就行了,让李才也先别发菜心回来了,或者回来休息两天,这都出去了快半个月了。”



半个月时间,其实一直在赚钱,每一车基本都能有两千多利润,扣除开销,给档口的净利润也有四百来块。



就算这一车亏了,这半个月也仍然有两千多净利润。



陈家志是挺满意。



毕竟李才和薛军在这之前都是纯小白,没有任何做生意的经验,更别提蔬菜批发了。



这剩的两千多斤菜倒掉,陈家志一点也不心疼。



相比青椒带来带来的收入,这点损失就是渣渣



不过除了李秀和薛军,还有人替他大为惋惜,正是隔壁的张启仁。



“老陈,现在叶菜不好做吧~”



“是挺难的,你这进了不少瓜啊!”陈家志看他一溜水的冬瓜、青瓜、苦瓜,还有豇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